台军“政治作战”工作综述(下)(四)强化防奸保密,推动保防工作法制化台军保防工作是指“为保护国家安全及防卫国家利益”,针对可能的安全威胁采取的预防及反制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保防教育、保密工作、安全调查、安全部署及预防工作五大项。主要指向针对祖国大陆。台湾当局认为,中共对台湾情报攻势从未停歇,加以两岸关系调整、亚太周边海域资源与岛屿主权争议不断,未来中共除持续运用人员及科技搜集情报外,更将加速渗入台湾社会各领域,并积极运用网军对台金融、高科技产业,甚至民生重要设施,加强网络进阶攻击。台军高层指出,军中保防工作在巩固台湾整体安全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强调官兵必须持恒保持安全警觉,尤其针对台军各式武器装备性能提升或研制、友邦军事交流合作或各项操演训练等,务必恪遵各项保密规定,以杜绝泄密与遭敌渗入可能。当发现各类安全状况及征候时,各级官兵应依据“国军安全状况掌握、反映与处理实施规定”,贯彻反情报责任制度,迅即向上级权责长官汇报,以寻求最为周延的处理。2020年3月2日,台湾防务部门公布所谓“国军人员遭中共情报部门吸收运用案例态样分析”,提出“赴大陆期间须知”“赴第三国旅游须知”“参加餐叙须知”“要求引介军人眷属须知”及“检举反映管道”等项目,提供给台军眷属参考运用。台湾防务部门以“保密防谍做得好,国家安全没烦恼”口号,设立“检举反映专线”,公布安全状况检举反映“管道”,并规定反映“范围”有以下8项:防谍线索情报;泄密违规情事;违法、贪渎问题;危害单位安全事因;官兵负面心理意向;心理或实体破坏;军民纠纷或陈抗事件;其他影响“国军”安全及军誉情事。台湾当局和防务部门对本土“从事及参与国防安全事务人员”,建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2020年4月2日修订的“从事及参与国防安全事务人员安全调查办法”规定,“安全调查适用对象为国防部与所属机关(构)、部队、学校及所监督行政法人之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员,及其他因业务关系,从事与参与国防安全事务人员”,要进行“安全调查”。调查内容有6项:对“国家”忠诚度;受外国或敌对势力影响;品德、考绩、惩戒、行政惩罚(处)及犯罪信息;经济状况及财务信息;身体健康状况信息;违反“国防”安全事务信息。为此规定,各保防安全单位得就前项所列事项,搜集被调查人下列信息:国籍、户籍;刑事案件;行政惩戒或惩罚(处);品德素行及内部考核;财税、信用卡、银行存款、债务、汇款纪录及其他经济、财务状况;医疗纪录;心理测验、科学仪器检测;其他为确保“国防”安全事务之信息。被调查人为台军人员时,安全调查资料应随其职务移转,退(离)职时,安全调查资料移由权责机关依规定管理。台湾当局还严格规定,凡犯“国家安全法”“国家机密保护法”“國家情报工作法”等罪责,经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及有期徒刑7年以上者,剥夺其终身俸;有期徒刑3年以上未满7年者,减少应领终身俸50%;有期徒刑2年以上未满3年者,减少30%;有期徒刑1年以上未满2年者,减少20%。鉴于保防工作长期以来面临法律授权、人力经费不足的窘况,台湾法务部门调查局从2020年起,即持续推动保防工作法制化。2020年7月2日,台湾行政部门即将“国家安全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函请立法机构审议。蔡英文上台后,于2020年7月22日在台湾地区安全情报协调会报中指示推动“保防工作法制化”,并由法务部门调查局负责统筹机关、社会及军中等三大保防体系,共同研订“国家保防工作法(草案)”。为迅速完成“立法”,法务部门调查局除委托“中央警察大学”项目研究外,并在台湾20个地区举办“保防工作法制化”扩大研讨会,强化“立法”论述,争取支持力量。11月29日,台湾防务部门在“国防大学政战学院”举办“保防工作法制化学术研讨会”,广纳各界建言。2020年1月3日,“法案”草案送交行政部门审议,待立法机构三读通过后公布施行。台湾当局认为,“法案”实行后,全台保防事务就具有了统合与督导的主管机关和制度。(五)实行政战工作“转型”,注意优化官兵照顾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