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①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去山中访友时拥有一份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里把“老桥”比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之情。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展开的想象。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啊!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里采用第二人称来写,读来倍感亲切、热情。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因为石头是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所以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你有和作者一样跟自然中的“朋友”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跟同学们交流交流。小练笔作者在文中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你能把自己想象成某个景点的某一景物吗?如果作为景物的你已经成了游人的朋友,你有什么要对游人说的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成一篇100字左右的作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