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动画效果》一、说教材二、说课标三、说学法四、说教法五、说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一、说教材《制作动画效果》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Powerpoint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够将图片、文字等制作成动画。虽然它不是专业的动画制作软件,但它也可以制作出简单的自定义动画。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及体会在演示文稿中适当设置一些动画,可以增添不少效果,使演示文稿更精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2、熟悉动画的作用与目的3、提高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恰当使用自定义动画,熟练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综合运用动画效果创作作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自己及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二、说课标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熟练给幻灯片添加各种动画效果。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运用。三、说学法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PowerPoint软件等。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浓、积极性高。这些都为该课时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法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领悟,自己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思维习惯。四、说教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法创设情境法五、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综合练习,知识迁移归纳小结,课后拓展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动画范例《走进动物园》。看完动画,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这些漂亮的动画效果是如何实现的。接着用不同颜色的泡泡演示制作过程,一个泡泡做成了,就可以复制更多泡泡,并且设置动画效果。1.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2.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为下面的教学内容铺垫。(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任务一:布置探索学习任务,让学生在PowerPoint中找出相关的动画命令。打开PowerPoint,寻找动画命令,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任务一,让找得快的学生口头介绍动画命令。通过任务一让学生了解动画命令的位置,为后面上课奠定基础。任务二:学习添加动画效果的设置1、打开《电子圣诞卡》中的第一张幻灯片,提问贺卡中的圣诞老人出现了什么变化?引出添加进入和强调的动画效果,并解释这两种效果的区别。2、教师操作演示给圣诞老人添加进入和强调的动画效果,和学生一起归纳操作的要点。强调在设置动画效果时一定要先选定对象,否则“预设动画”菜单不能使用。3、让学生完成给圣诞老人添加进入和强调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归纳操作要领,初步感受动画效果的魅力。任务三:制作特殊的动画效果4、出示学生完成的作品,和学生共同归纳操作步骤、要领3、让学生给圣诞老人也添加一个动作路径。2、教师演示后,学生完成任务三1、看教师演示的《电子圣诞卡》中的第二张幻灯片,可以看到雪花从天空中慢慢落下,那么这种动画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引出添加动作路径的操作。1、首先展示简单精美具有动画效果的作品。2、让学生选择其中作品或模仿或自创,老师巡视,个别辅导3、展示学生作品,互相交流观看欣赏学生自己设计作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评议作品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制作作品的水平(三)、综合练习、知识迁移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2教师强调本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3布置课后的思考题:怎样让幻灯片自动播放?明确学习目的和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完成该项教学任务(四)、归纳小结课后拓展由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制作简单演示文稿的技能,而且PPT制作对于大部分四年级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接触过。所以教学过程中,在教授简单的动画效果制作的同时,做了适当的延伸,例如:动作路径的设置,对象进入的速度等。本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