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教学中,总会有形形色色的事件发生,这真是考验人的时候。因为研究表明,人的消极情绪容易以爆发式的、程度剧烈的激情形式释放出来,激情过后更会在心理上留下沮丧、自卑等受挫的阴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否则,稍不慎,教育方式错位,就会使学生“视学舍如囹圄而不欲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也给教师本人带来受挫感。因了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总是对事件进行“冷处理”,尽量避免情绪失控带来的不良后果。应该说几年教学,所遇事件不在少数,但我选择了一件很平凡却具有普遍性的事,写下来,供大家商榷。在我接一届新生时,头几个月风平浪静。忽一日,这种平静被打破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大概是对我还不太熟悉的缘故,沉寂了一段时日。可过段时间,他开始犯毛病了。只要老师一提问,他保准扯直了嗓门第一个喊出答案,也不管说的是对是错,并为此洋洋得意,一副天下唯我是答的英雄气概,把老师气得哭笑不得。遇到其他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他就更来劲了,在下边一个劲的说“对,就要这样”“是,不能让他那样。”不仅影响了课堂秩序,也干扰了老师的正常教学,还招致同学们的嫌弃。刚开始时,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要冷静,但他日复一日的接嘴,仍然让情绪成了我的主人。终有一日,我大声训斥,这种“威慑统治”的结果,是他暂时收敛了一段时间。可没过多久,他又故态复萌,恢复了原状。怎么办呢?请家长,好像事情并没严重到那个地步,再说请家长,也许结果和原来一样,他还会再犯,并且会因此而憎恨老师,因为没有哪个学生喜欢自己的家长被请到学校来的。那几天,我苦思冥想,决定和他好好谈一次。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对他说:“你上课很爱回答老师的问题,说明你反应很快,班上有那么多的同学,我们是不是把机会也让给别人?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我说什么,你接着重复什么,重复错了,便输了,输了,便要听老师的,机会给别人,如何?”他很爽快的答应了。开始不错,他跟得很快,我说什么,他跟什么,一如他上课的速度,他很高兴,面露喜色,我话锋一转:“你错了。”“我没错。”他脱口而出。“真实反应很快,不过老师说的是你错了,你应该也跟着重复啊,怎么样?认输吧。”他脸上喜色一扫而空,慢慢地低下了头。随后,我指出了他上课存在的问题:上课接嘴既影响了他人,也对自己和同学的关系不利。然后我又与他商量了解决办法: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老师就只说一句“你错了”,同学们也帮助提醒他。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渐渐改变了上课爱接嘴的坏毛病。此件小事折射出教师要做情绪的主人,换一种方式,于己于学生都有利。总之,在我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尽力使自己做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时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有意识地做情绪的主人,尽量做到有理、有礼、有节地处理各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