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武威第五中学韩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和施力物(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离(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2、过程目标:培养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物理有用、有趣,领悟科学探究精神。重点:1、力的概念2、重力的三要素难点:1、认识力的相互作用2、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课件(1)“嫦娥一号”升空的录像片断(2)常见几种力的生活表象实例(3)重力作用效果的表象实例(4)自然界(宇→宏→微)力的作用效果表象实例(5)g值随高度变化的数据表格和g值随纬度变化的表格器材:细线磁体小铁块教学过程一、引题(2分)播放“嫦娥一号”升空录像片断提问:对现代科技先赞叹颂扬的同时,不仅要想为什么要用运载火箭才能够将“嫦娥”升空?是谁将“嫦娥”举上天空?点题:本章开始我们就来究其中知识—力。二、授新(一)认识力的有关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1)从力的作用效果发现力的存在(3分)播放运动场景片断A:足球场上,传球、罚顶球,球滚出场外并停下B:球拍击羽毛球跳板跳水观察发现:球,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球拍、跳板形状改变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分析归纳:是其他物体作用的结果,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感受力的相互性(2分)动手做“手压橡皮擦”或“手拉橡皮筋”或“手变钢尺”观察体会:物体发生形变(受力)手也产生形变并感受到手有受力感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巩固深化力的认识(7)分A:举出具体实例来说明力是物休间的相互作用2B:判断下列说法是正误,并说明理由(a)演示:手拿磁体吸引铁块,把铁块吸引过来,所以铁块受吸引力,而磁体不受铁块的吸引,(暂停由学生讨论)再用细线悬吊上磁体吸引铁块。(b)A、B两拳击手,当拳击中对方时此力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了。C回答问题:100公斤的举重员能举150公斤重,问他能将自己举起来吗?为什么?(4)总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表示符号及单位(板书)3.力的三要素(3分)。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力的作用与力的大小有关,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其实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作用点有关(边叙述边演示,从铅笔边沿竖直向上提笔,后从中间提起);你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什么有关吗?能否证明给大家看动手做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方向有关小结归纳: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是矢量(联系x、v、a都是矢量)4.力的描述(5分)(1)请同学阅读课文(2)教师板书线段起点(或终点)→作用点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长度(标度)→大小箭头方向→方向(3)练习巩固A:口述教材P51图3、1-2毛拉车的力的图示作固过程B:将该题力用示意图表示(4)对比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二)重力1.建立重力的概念(5分)插放画面:1、高山流水、瀑布2、抛出的铅球、蓝球落回地面3、撑杆跳高运动员,兴奋蹦高的朋友落回地面观察:找出共同点,物体落向低处,最终落回地面提出问题:为什么?提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上而使物体受到的力(G)巩固深化对重力的认识:A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是重力B回答: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C回答:地表物体对地球有吸引作用吗?2.重力的三要素(13分)3(1)练习回顾画出下面几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m=0.05kg的均匀正方体B沿斜面滑下的质量m=4kg的均匀小球C如图形状的质量为1kg正飞速旋转的水流星(2)点评,发现知识结构的欠缺,完善对重力三要素的认识●重力的大小板书G=mg展示g值随高度变化和g值随纬度变化的数据表格观察:知g值与高度和纬度有关●重力的方向板书:总是竖直向下●重心讨论:为什么(1)、(2)两题物体重心位置是几何中心,而(3)题就不能确定了?同学交流,从生活经验中体会,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实验验证:提问1、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