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高敏敏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教学过程:一、回顾启思,认识分数的产生(1)复习引入,唤醒旧知。师:三年级我们认识了分数,大家还记得吗?师:谁来说一个分数?关于这个分数你知道什么?(2)播放视频,介绍分数的产生。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分数呢?这里有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师:通过刚才的短片,现在你知道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吗?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二、操作导思,理解分数的意义(1)引旧促新,沟通联系课件出示1/4师:这个分数认识吗?读一读师:关于¼你知道哪些知识?预设:1.它的分子、分母各是多少?2.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自主探究,分数再认识师:现在大家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你心中的“1/4”吗?拿出练习纸,动手试一试!(学生尝试动手画图,教师巡视收集作品。)(3)展示学生作品,理解分数的意义师:看看收集的作品,它们都能用1/4表示吗?预设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情况师:这几幅作品的¼谁看懂了,和大家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师:说的真好。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预设2: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准备。)①师:再来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其中的一份是1个○,应该用1来表示,为什么用1/4呢?生:他是把4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就是这4个圆的1/4。(点1-2名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理解把4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师:老师明白了,你们都是把这4个圆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对吗。师:怎样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呢?生:圈起来。(教师用笔将学生画的圆圈起来)②展示另一副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的作品师:谁来说说这幅作品它表示的意思。(重点:把一些物品看成一个整体,并帮助学生圈起来。)③更多数量物体平均分,加深对“一个整体”的理解。师: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4个物体平均分,还能把更多数量的物体平均分表示出1/4吗?谁来说一说。生:师:拿出练习纸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学生动手画,并请2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师:你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4)对比收集展示的学生作品,归纳总结分数的定义。师:看看黑板,同学们表示1/4的作品非常的丰富。都是1/4,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观察可以知道,有的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有的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生:师:这些作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而这些作品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板书:一些物体)师:有什么相同点?预设:一个整体;平均分;都表示14。师:说的太好了,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板书:一个整体)师:刚才我们对14的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想一想,一个整体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生:5份、6份、10份、100份……师:很多很多,说得完吗?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平均分成无数份、无限份。在数学上,我们就可以概括为“若干份”——板书师:那我们所学的分数,只有几分之一吗?举例说一说生:师:它表示什么含义?生:师:也就是说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一份几份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分数可以表示什么?板书:补充完定义三、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单位“1”①一个整体——单位“1”师:刚才我们在学习分数时,始终在强调“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重要吗?师:同学们,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表示一个整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