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不等式(含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典型例题:例1.(年安徽省理13分)设(I)求在上的最小值;(II)设曲线在点的切线方程为;求的值。【答案】解:(I)设,则。∴。①当时,。∴在上是增函数。∴当时,的最小值为。②当时,∴当且仅当时,的最小值为。(II) ,∴。由题意得:,即,解得。【考点】复合函数的应用,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增减性,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解析】(I)根据导数的的性质分和求解。(II)根据切线的几何意义列方程组求解。例2.(年安徽省文12分)设定义在(0,+)上的函数(Ⅰ)求的最小值;(II)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的值。【答案】解:(I) ,∴当且仅当时,的最小值为。(II)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①。又 ,∴②。解①②得:。【考点】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导数的应用。【解析】(I)应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的最小值。(II)由和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求得的值。例3.(年陕西省理5分)在中,角所对边长分别为,若,则的最小值为【】A.B.C.D.【答案】C。【考点】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解析】通过余弦定理求出cosC的表达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cosC的最小值: ,∴。∴由余弦定理得,当且仅当“时取=”。∴的最小值为。故选C。例4.(年安徽省理5分)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最小值是▲来【答案】。【考点】平面向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解析】 ,∴。又 ,∴。∴。∴的最小值是。例5.(年天津市理5分)设,,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重要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 直线与圆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又 ,∴,即。∴。设,则,解得。故选D。例6.(年湖南省理5分)已知两条直线:和:,与函数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点A,B,与函数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C,D.记线段AC和BD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当m变化时,的最小值为【】[A.B.C.D.【答案】B。【考点】数形结合,函数的图象,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解析】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图像,由,得,由,得。根据题意得。 ,∴。故选B。例7.(年福建省理5分)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lg>lgx(x>0)B.sinx≥+2(x≠kπ,k∈)C.x2+1≥2|x|(x∈)D.>1(x∈)【答案】C。【考点】不等式的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解析】对于A,当x=时,lg=lgx,所以A不一定成立;对于B,当sinx>0时,不等式才成立,所以B不一定成立;对于C,命题显然正确;对于D, x2+1≥1,∴0<≤1,所以D不成立.故选C。例8.(年北京市理14分)已知曲线C:(1)若曲线C是焦点在x轴点上的椭圆,求m的取值范围;(2)设m=4,曲线c与y轴的交点为A,B(点A位于点B的上方),直线与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直线y=1与直线BM交于点G。求证:A,G,N三点共线。【答案】(1)原曲线方程可化为:。 曲线C是焦点在x轴点上的椭圆,∴,是。∴若曲线C是焦点在x轴点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为。(2)证明: m=4,∴曲线c的方程为。将已知直线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得:。由得,。由韦达定理得:。设。则MB的方程为,∴。AN的方程为。欲证A,G,N三点共线,只需证点G在直线AN上。将代入,得,即,即,即,等式恒成立。由于以上各步是可逆的,从而点在直线AN上。∴A,G,N三点共线。【考点】椭圆的性质,韦达定理的应用,求直线方程,三点共线的证明。【解析】(1)根据椭圆长轴大于短轴和长、短轴大于0得不等式组求解即得m的取值范围。(2)欲证A,G,N三点共线,只需证点G在直线AN上。故需求出含待定系数的直线MB和AN的方程,点G的坐标,结合韦达定理的应用用逆推证明。也可通过证明直线MB和AN在时横坐标相等来证A,G,N三点共线或直线AN和AG斜率相等。还可用向量求解。例9.(年四川省理12分)如图,动点到两定点、构成,且,设动点的轨迹为。(Ⅰ)求轨迹的方程;(Ⅱ)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轨迹相交于点,且,求的取值范围。yxBAOM【答案】解:(Ⅰ)设M的坐标为(x,y),显然有x>0且。当∠MBA=90°时,点M的坐标为(2,,±3)。当∠MBA≠90°时,x≠2。由得tan∠MBA=,即化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