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联合国大会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北方沙尘南下空袭长三角上海遭遇7年来最严重浮尘天气沙尘暴的发生是什么直接导致的结果?思考:一、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荒漠化”就是土地的沙漠化吗?实质:土地退化荒漠化的表现:沙漠化—西北地区石漠化—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壤次生盐渍化——华北平原GCFAEBD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化石漠化讲讲图示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黑土退化水土流失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气候干旱地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植被稀疏,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多大风自然因素人为原因(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1)过度放牧(4)水资源利用不当(2)过度樵采(3)过度开垦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3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N。二、荒漠化的危害二、荒漠化的危害从现象上看: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从生态上看:生态环境恶化从经济上看: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荒漠化的危害1、毁坏村庄、农田、铁路、公路、水库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3、荒漠化使生物产量下降,引发饥荒现实:“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墚”,这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真实写照.4、生态环境恶化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是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三、荒漠化的防治(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三)治理措施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2.解决生活能源问题3.发展节水农业4.植树种草,防风固沙5.设置草沙障(二)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