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四农场学校小学部2015-2016学年残疾儿童入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农垦牡丹江管理局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特教与普教一体化的教育形式,推进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情况分析上学期低智力儿童随班就读生共2位,占全校人数0.18%,而随班就读生因为生理上的某些缺陷而感到自卑、自闭、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行为偏差,如何引导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融入到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三、工作目标1、优化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育人环境,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2、形成有利于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机制。四、主要工作(一)、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改变那种残疾儿童归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观念,要树立实施普教、特教一体化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弱智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质量保证,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随班就读无作为、无所谓的思想,树立较强的全面育人意识。(二)、层层落实,提高育人效果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基础素质,补偿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缺陷和不足,就要注意培养和形成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大环境的优化入手营造宽松和谐、积极进取的人际环境,创设自由安全、主体参与的教学环境、开拓立体开放、个性张扬的活动环境,同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他们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1、营造宽松和谐、积极进取的人际环境。21世纪的少年儿童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交往社会,他们不仅要“学知”,而且要“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唤起少年儿童的交往意识,拓展他们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交往的层次和品质,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进取的人际环境。2、创设自由安全、主体参与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一线教师要致力于创设自由安全、主体参与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着力创设好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辅导环境。3、开拓立体开放、个性张扬的活动环境,校园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活动对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培养他们的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意志力、竞争力等心理品质,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活动中要为特殊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4、班级要组织帮扶小组,使残疾儿童在同学们的帮助、关心下健康成长。(三)、适应需要,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1、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并做好残疾儿童辅导及帮扶记录。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探讨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方法,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网络。3、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管理机制。4、选派有爱心、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确保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八五四农场学校小学部2015年8月15日八五四农场学校小学部2015-2016学年残疾儿童入学工作总结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指导下,残疾儿童的学习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一、本学年,我校对辖区内的即将入学的适龄儿童继续进行摸底调查,除已就读的残疾儿童外,又有1名智力低下的儿童进入了一年级,现在的“三残”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0.27%。二、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