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站在孩子的高度VIP免费

站在孩子的高度_第1页
1/4
站在孩子的高度_第2页
2/4
站在孩子的高度_第3页
3/4
站在孩子的高度(2012-10-2611:24:46)转载▼先给朋友们讲个故事。圣诞节前夕,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节的赞歌,橱窗里装饰着枞树彩灯,乔装的可爱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孩子将会有多高的兴致,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没有想到,儿子却哭着闹着要回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家你闹着要来,来了又要回家,我看你是成心捣乱!”母亲有些生气,语气中充满了严厉。“我,我的鞋带开了……”儿子抽泣着说。母亲蹲下身来,为儿子系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会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可爱的小精灵,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难怪孩子要哭呢!那些东西放得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孩子看到的,只有男人女人的裤腿和裙摆,和各式各样的皮鞋……好可怕的情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的高度看世界。震惊之余,她立即把儿子抱起来,放在自己肩上。儿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妈妈,好漂亮的圣诞节啊!”“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母亲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了这一道理。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过这位母亲的经历:孩子莫名其妙地哭闹,无以名状地逆反,故意和家长对着干,变着法子捣乱等等。但家长朋友不一定有蹲下身子的感悟,以及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的体验。没有和孩子处在同一高度,就无法看到孩子的视角,也无法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因而,就不能真正理解孩子,更谈不到平等对待孩子。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说,“如果说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技巧。结合家庭教育,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为人父母者,要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和我说话呢?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呢?”“如果我是孩子,我会不会为有我这样的父母而庆幸、而骄傲?”当我们进行角色转换时,自然会以孩子的目光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这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警示和鞭策,使自己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多了一份睿智,少了一份盲目。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是:主观臆断,以己度人。以自己的人生经验衡量孩子,以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孩子。他们认为:自己懂的孩子也应该懂,自己具备的能力孩子也应该具备,甚至自己一知半解的,孩子也应该精通。他们执行的是双重标准,对孩子严,对自己宽。有一位导游母亲,为工作需要,报名学习了实用礼仪英语。学习时,她埋怨老师缺乏耐心,讲课进度太快。刚学入门,她急于把自己所学教给上初一的女儿。在教的过程中,她嫌女儿学得慢,不断训斥女儿:“这么容易的知识,你学起来竟然这么难。你笨死了!”她认为孩子应很快掌握这门外语,但她完全忘记了自己学习时的艰难程度,自己到现在并没有多么熟练。这是不讲理的表现,是典型的霸道行径。有一位赵姓女士找我咨询。她的女儿八岁了,在学校不发言,老师提问也不说话。家里来了人,不会打招呼,客人和她说话,基本不吭声。赵女士非常着急,问我该怎么办。我说:“你们夫妻两个性格都偏内向,社交能力相对较弱,没有给孩子以身作则,也没有对孩子言传身教。你们没有教给她,却刻意要求她,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哪有这样的道理?自己都做不好,却要求孩子样样出色。”接受我的建议,赵女士夫妇参加了“卡耐基演讲训练班”。通过训练,二人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性格也趋于外向。一年后,赵女士在电话中告诉我:“没想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这么大!培训回来后,我们改变了教育方法,把制造和谐放到了第一位。孩子没有那么压抑了,愿意和父母接近了。我们利用各种方法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邀请小朋友到我家做客;让孩子加入‘经典诵读班’;鼓励孩子参加了舞蹈特长班。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到交友的乐趣。现在孩子爱说话了,上课主动发言了,整个人变得活泼开朗了。家里来了客人,女儿主动问候,还给客人唱歌跳舞呢!”一个人只有经常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很多家长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不能用孩子眼睛看世界,在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站在孩子的高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