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的功利阅读之路VIP免费

我的功利阅读之路_第1页
1/2
我的功利阅读之路_第2页
2/2
我的功利阅读之路保志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兼职教师、南师大附中化学组组长(2012-12-3晨会发言)各位同学,早上好。我是一名理科老师,今天来和大家谈谈我工作之后的阅读。20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走上讲台的时候,并没有觉得阅读很重要,因为我既不想当文青,也不想当愤青,我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想法——把课上好,把书教好。可是我惊讶地发现尽管自己是刚学完四年化学,并且获得“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的有志青年,但眼下既不会做高考题也不知怎么把课本上短短四五行字的内容撑成一节课。我真是羞愧难当,根本不敢把这一秘密告诉任何人,只能暗地里拼命阅读“高中化学教参”、“重难点手册”、“三年五年”、“高中化学教案选”等书籍,我在大半年时间内熟读了“重难点”,刷完了十年的高考题,终于找回了一点自信。可是,接下来麻烦又来了。因为是年青教师,我似乎更容易被学生挑衅,他们总找来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刁难我,无比得意地看我脸红脖子粗。我惊恐地发现,我熟读的那些“重难点”、“三年五年”之类的书,他们手中也都有。为洗刷耻辱,我只能发奋图强。我阅读“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反应历程”、“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书,有些书离开了大学之后也未必容易读懂了,我只好先买了放在书橱里显眼的位置以备不时之需。心中常常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渐渐地,我越来越老了。我遇到的更年青的学生去围观他们更年青的老师去了。我如同一个过气歌星,周围逐渐安静下来。这使得我有机会静心思考:除了教会学生能做高考题,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吗?我的学生不会都当化学家,那么当他们很快淡忘了化学知识之后还剩下什么?我们通过阅读今天的教科书就可以方便地学到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的进步,我们从现代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甚至比经典著作中的更完善。但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只是结晶状态的凝固知识,而科学本身是历史的、创造的、流动的,在这历史、创造和流动过程之中,一些东西蒸发了,另一些东西积淀了,只有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保持着永恒的活力。我得在科学元典中寻找那些充满活力的科学精神,那才是真正值得后人继承的。我在“化学基础论”中看拉瓦锡怎样推翻统治百年之余的燃素理论,我在“化学哲学新体系”中看道尔顿怎样奠定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我在“双螺旋”中看沃森和克里克怎样运用理性思维和实验数据天才地提出DNA的结构。慢慢地,我发现各科是相通的,要理解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仅限于阅读化学类书籍是不够的。我的书橱里多了“物理学的进化”、“量子物理史化”、“从混沌到有序”、“猜想与反驳”、“万物简史”、“科学的旅程”等各科经典。在它们的指引下,科学在我眼中越来越生动起来,原来一个个冷眼看人低的概念变成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当我把对它们的新感受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一种智慧的传递。十几年前,当我有幸有了一种新身份——一名男孩儿的母亲时,我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极大地激发了。我惊奇于婴儿怎么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学会那么复杂的语法和表达,之后又怎么有了逻辑和推理?我好奇于任何一项学习素材在孩子的头脑中是怎么被加工的,又会变成什么产品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他引导学生思考:矿物肥料这种无生命的东西,怎么在植物机体里变成“西红柿的甘美的肉汁”,变了“玫瑰的芬芳的花朵”?类似地,学生的学习本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些问题都使我着迷。我一边在实践中思考,一边在书籍中寻求指引。我发现这下我走火入魔了,书橱里的书迅速扩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真是个无底洞啊,只愁时间不够用。而且,为了满足我阅读方面的好奇心,新的需求来了。我在电脑、手机里统统装上了“有道”、“金山”等电子词典,重拾丢了多年的英语,体验更丰富更新鲜的资迅。这种与国际接轨的阅读,还真派上了用处。08年赴美,在一群金发碧眼的美国中学生面前忽悠了半年化学。今天,当有新教师听课之后,捧着教科书困惑地问我,我怎么才能想出来课可以这么上呢?书上不是只有四五行字吗?我会想起自己的功利阅读之路,对他们说,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功利阅读之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