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世间不太平——寻背景读课本第一段,思考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反映了哪些社会矛盾?加剧外国侵略激化自然灾害地主阶级农民阶级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洪秀全(1814—1864)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使洪秀全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思想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8511856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封王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1864天京陷落重建领导核心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1853资政新篇18591860破江南大营1861安庆失陷东征失利1858天京变乱盛兴衰亡《》《》阅读课文后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史实。二、创太平世界——看过程●1、为太平而战●2、太平的构想1853年,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课本P55第二、三段)后期治国方案——《资政新篇》(1859年)P56倒数第二段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问题问题11:《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目的是建立怎样的理想社会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目的是建立怎样的理想社会??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③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摘自《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原则按人口绝对平均分配产品分配原则产品收归国库“四有二无”理想社会●2、太平的构想问题问题22: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摘自《资政新篇》以法治国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2、太平的构想项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时间内容核心1853年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②产品收归国库③“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859年①以法治国②发展工商业③新式教育发展资本主义●2、太平的构想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更青睐于哪一方案?●2、太平的构想A.《天朝田亩制度》是否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否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B.绝对平均分配的方式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否行得通?C.它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它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2、太平的构想A.反映农民强烈愿望农民斗争思想结晶革命性革命性空想性空想性B.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生产力实际落后性落后性C.维护小农经济●2、太平的构想AA、、《《资政新篇资政新篇》》能否得到农民的欢迎?为什么?能否得到农民的欢迎?为什么?BB、当时有条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吗?、当时有条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吗?材料一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