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发展现状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㈠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县政府及农业行政职能部门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传引导、积极扶持、规范提升”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505个,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500个,经民政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协会5个。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数约2.05万人,带动农户数3.98万户,已建网站合作社43个,与当地同类型成员相比,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增长30%。已成立党组织合作社3个。㈡合作组织类型多样化。县政府在指导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发挥各类主体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形成了多类型合作、多形式发展的格局。从组织形式上分,一是农村能人(大户)创办型;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三是涉农部门牵头型;四是有关社会组织领办型;五是跨村合作和联合办社型。从生产类型上分,以种植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92个,以林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10个,以畜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51个(其中养猪的合作社195个),以渔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31个,以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99个(其中农机合作社54个),其他类型的专业合作社22个。㈢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目前,经登记或批准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各项制度基本建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除了新成立的基本上都在工商部门登记外,还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协会进行改造,引导其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二、取得成效第1页共8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市场化、标准化、外向化的进程,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㈠科技成果得到了更好地应用和转化,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业科研机构依托合作组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按照科学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建产品优势品牌。如安徽阜康养猪专业合作社(原池河镇养猪协会)针对母猪品种落后和养殖污染日益突出这一现实情况,开展品种改良和环保养猪的重要性宣传工作。帮助会员李铁国、邢守宏等先后引进长大二元母猪、pic母猪、斯格母猪1500余头,品种改良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协会引进“干式无臭生态养猪技术”,2007年5月示范基地建成,在协会帮助下,夏国桂、熊建忠、杨言彪、李春龙等十位会员猪场中建成“发酵床猪舍”3000多平米,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省政府多部门的肯定。20XX年7月份,该合作社的负责人田广友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班上就“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作了典型经验发言。20XX年5月份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会上又做了典型经验介绍。㈡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业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民一家一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分散生产为规模生产,农民自行销售为统一销售,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如xx县荣飞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成员108户,种植蔬菜和食用菌800亩,组织统一销售到合肥、定城等地,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吴圩镇鑫花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亩每年800斤小麦的价格租赁农户承包土地1500亩,租赁期至20XX年9月,涉及6个村民组120余户。农户土地流转后,还可以返园做工,摘花、除草等,从而获得劳务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涌现出其他比较好的合作社,如:xx县祝杨蔬菜专业合作社、xx县二龙乡小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㈢农业产业化有了载体,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第2页共8页度。龙头企业是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带动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如永康镇祝杨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