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调查与思考**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培育和大力支持下,特别自全州三农发展大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摸清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运行特点、存在的主要困难或问题,研究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我们于近期组织了专题调研。一、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截至20XX年3月止,**县共登记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36个,其中省级合作社1个,州级示范社6个,县级示范社8个,登记注册资金1.93亿元,入社农户6946人,带动周围群众16777人,年经营收入3.3亿元,经营利润0.46亿元,社员户均增收5966元,共申请**、**、**等7个自有商标品牌。按行业划分:从事种植业的有71家,占总数的52.2%,涉及蔬菜、蘑菇、甜玉米、香蕉和绿化苗木、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从事养殖业的有59家,占总数的43.4%,涉及牛、猪、鸡等畜、禽类养殖;从事运输业的有4家,占总数的3%,涉及农产品、矿产资源的运输服务;从事加工业的有1家,占总数的0.7%,涉及竹艺产品加工;服务业的有1家,占总数的0.7%,涉及农机销售、租赁、维修等服务。按注册资本划分: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有93家,101——499万元之间的有33家,500万元以上的有10家。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发展的过程中,**县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和办法。(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位推动。成立了**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供销社,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抓好指导服务工作。结合《**县“三农”发展大规划》(20XX——20XX年),将合作社发展任务按年度下达到各乡镇、各部门。各乡镇根据自身条件、产业优势,合理第1页共7页制定合作社发展计划,科学发展。强化责任严格奖惩,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乡镇和有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行责任推进,年终严格奖惩,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稳步发展。(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出台管理办法。按照“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成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要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奖励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格社及县级示范社考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激发合作社内部活力,增强外部发展动力,全县合作社快速发展。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和培训服务,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开展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县农科局、国土局、住建局、林业局和各金融部门积极开展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房屋财产权、林权抵押贷款,贷款支持向农业产业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信用社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贷款支持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业。四是落实税收优惠。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五是注重人才支撑。出台《**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办、创办、帮办和引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试行)》,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按干管权限报经组织批准,可以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三)规范运行机制,多方搭台联动。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要求,我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设立、规范运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登记,建立完善其章程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民主议事、质量管理等制度。引领广大农民抱团致富,做到统一品牌创建,统一建设基地,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购进,统一开拓市场,统一产品销售价格,统一实施项目等。同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专门开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培训班,从制度、机构、成员、财务、种植养殖技术、农村土地流第2页共7页转等各方面指导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并组织社员相互观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