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牧局妇委会先进事迹材料农牧局下属7个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398名,专业技术人员197名,其中女职工97名,占职工总数的24.3%,女技术干部70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5%。多年来农牧局妇委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结合农牧业工作实际,团结带领全系统女职工,深入开展“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在全县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一、加强学习,广泛宣传,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农牧局党委积极支持妇委会工作,为妇委会每人赠党报一份,妇女干部人均订阅党刊一份,组织引导广大妇女干部形成人人爱学习的氛围;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快乐读书、快乐工作、快乐奉献”岗位读书竞赛活动。要求妇女干部日学一小时、周听一堂课,月读一本书、季写一篇文,共计撰写心得体会136篇。同时组织妇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确定了一批重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材料18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篇;将学习讨论与全局“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农技工作者”等活动、与开展的“五创五争、五看五比”活动结合起来,采取系统学习、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培训辅导、座谈交流、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方法,增强学习讨论的效果;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女干部赴韩店、通化、良邑等乡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培训农民500余人(次)。二、勤于思考,建言献策,促进农牧工作发展自2008年以来,农牧局荣获各类奖牌1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5个,县级10个。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18元,较上年增长15.6%。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广大妇女干部的辛勤努力分不开。多年来农牧妇女干部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共计推广新品种25个,新技术15项,完成市级科技成果3项、县级科技成果6项,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县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围绕“突出产业开发,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针对畜牧产业加工链条短、洋芋产业效益低、第1页共5页基层农牧业服务机构落后等6个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妇女干部展开深入讨论,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高效种植业,高效畜牧业,观光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和人才开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思路和对策15条,被筛选采用5条,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妇女干部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开展活动,提高素质,“巾帼建功”展风采近年来,农牧局妇委会以“巾帼建功”、“双学双比”、“岗村共建”创建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四有”、“四自”教育,积极引导全系统女干部增强素质、激发活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切实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为促进全局事业发展和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通过广泛开展阳光工程、农民绿色证书等新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妇女提供政策、技术、资金、信息及农村新型实用技术等全方位服务。至目前农牧局妇委会与相关部门配合完成阳光工程培训5期,培训转移农民507人;参与“绿色证书”培训4期,培训农民692人,技能认证160人;参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期,培训农民866人。新建农业科技示范户15户,累计达到299户。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妇女致富带头人,在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开展岗村共建结对帮扶活动。近年来,通过一对一科技派对,面对面指导和心连心服务,农牧局妇委会选派30名女科技干部深入村社开展活动6场(次),和通化野赵村20户贫困家庭结对子,为她们亲自送去价值2600元的农用物资;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为水洛徐碾村30名贫困妇女帮扶价值3400元的磷肥、技术资料和挂历;手把手给良邑乡良邑村12户贫困妇女传授设施蔬菜、早作农业、果园管理栽培等实用技术,加快了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坚持“有难必帮、有事必访、有病必探”的原则,前后为灾区捐款2.1万元、积极主动为患疑难病症的职工捐款1.9万元,增进了妇委会与职工之间的情感关系,调动了女干部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