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资料文言文意理解专项训练(一)编写:周俊红审核:周俊红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治学徐干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③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⑤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⑥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着,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⑦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⑧《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1.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2.请解释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刚出生是蒙昧无知的,犹如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照进去,各种东西就一目了然,而学习就是这太阳。1B.只有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一样,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C.作者认为,学习是君子能够成德立行的原因。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D.学习上要以博大要旨为首务,不能斤斤计较于诂训名物,寻章摘句,但如果是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诂训名物,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文言文意理解专项训练(二)编写:顾若愚审核:周俊红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烟艇记陆游①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②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则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鉏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③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④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1.第①段中将两间小屋命名为“烟艇”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第③段中陆子面对客的质疑,反驳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作者既然“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