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摘要。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当下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文化将对世界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但近年来部分错误观念在网络中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重要理念,在社会中得到了极大地好评,但受到宣传渠道的局限,普通学生难以得到细致的指导。本文将简要分析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心价值观学生教育0我国地理位置较为独立,东部地区环海,西南部地区被高山峻岭阻隔,西北部地区寒冷干旱,独立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灿烂且独特的中华文明。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世界逐步进入到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观念更加相似。但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外来文化与当地文明难以融合的现象。当今世界中,文化逐渐融合是大势所趋,但融合的过程需要温和、渐进,激烈的、颠覆性的融合往往会给国家或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更加开放,价值观念更加多元,个别群众受到偏激言论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视,各地根据自身的革命经历建立起来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对于我党实践群众路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特征(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论,是未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未来建设的核心目标。第1页共5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理应遵守的价值规范。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发展战略,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党要在未来的15―30年的工作中,。⒅谢。民族打造成具有民族自信以及重大影响的文明体系。(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过程鸦片战争拉开了我国屈辱的民族史,在其后的一百年,我国经历了多次屈辱的失败,使同胞的逐渐丧失了自信。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新中国迅速成立,自此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建国初期,国家在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与前苏联等世界列强发生了局部战争。我国解放军战士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抗击,打退了前苏联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蚕食。一系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军民的士气,并在社会中掀起了爱国主义浪潮。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中出现了对我国文化的否定情绪,《何殇》等作品粉墨登场。2008年后,我国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民族自信逐渐恢复,十八大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给民族的发展指出了清晰地航标。(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以及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结了当下社会的共识,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思想较为混乱。我国拥有近14亿人民,混乱的思想将使社会的运转效率大幅减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群众的愿望转化为目标,从而形成了具有高度共识的发展理念。同时在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我国同样存在较大的争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众多意见的优势做出了参考,并以更加宏观的视角,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题特色近年来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但在建设中各基地的主题相对雷同,缺乏清晰地特色。我国多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较第2页共5页为生硬,通常是建立在民族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对敌人的仇恨感两个简单的层面中。在校园内学生普遍接受到了一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因此当遇到同样的教育模式时,学生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通常希望观看到更具特色的教育内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为学生准备更具特色的主题展示。例如XX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