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上12从一滴水说起VIP免费

四上12从一滴水说起_第1页
1/3
四上12从一滴水说起_第2页
2/3
四上12从一滴水说起_第3页
3/3
12.从一滴水说起教学目标:1.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2.懂得节约用水,用纸的重要意义。3.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教学难点:懂得节约用水,用纸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教学过程:一、感知水的重要性,体会没有水的日子。1.出示水的图片。2.在你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水呢?3.水与我们息息相关,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但有时我们常会遇到尴尬的时候,比如停水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4.偶尔的一次停水,我们就感到如此的麻烦,如果我们上体育活动课,回到教室,满头大汗又没有水时,你的心情怎样,你的感受好吗?二、节约用水。(一)水的现状:1.出示干旱画面,倾听故事。2.同学们,看着这画面,听着这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3.是啊!其实,在我国北方已呈现出明显的水危机,那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我国的这种水危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4.自然原因造成,中国水资源先天不足;社会原因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主要有两方面,:A、水污染,B、用水浪费。(二)水污染与水浪费。1.同学们,水对我们很重要,但我们很容易在不经意中,忽视它,于是出现水的浪费,出现了水的污染。我还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浪费一点水,无所谓,我们江南水乡,不缺这一点水。你看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地来了。”事实真像我们想的这样吗?水到底有多么呢?你以前了解吗?2.课前资料交流。我国的水资源其实非常匮乏,尤其存在着南北差异,这也引起我们国家的重视。(出示抽水马桶)这东西你们家在用吗?为了尽可能地节约用水,国家正加大力度对它进行改进呢?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国家还有很多有力的措施。(三)我们的使命:同学们,国家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财力。那你,我大家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做些什么呢?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懂得节约用水,用纸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要节约用水,其实,要我们节约的何止是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棵树……都是我们值得珍惜的资源啊!二、纸的心声。1.教师当导演,全班动员扮演:一张被丢弃的纸。2.分演角色:演种树人、树林、水资源、纸张。3.对纸张制作流程图进行解释。4.纸的发明(自述部分引用)古书上还记载了蔡伦造纸的工艺方法,如《博物志》中说:“蔡伦煮树皮以造纸”,“蔡伦始捣故鱼网造纸”,《后汉书集解》称:“蔡伦挫捣故布网抄作纸”。这里的挫、煮、捣、钞,相当于现在的切料、蒸煮、打浆、抄纸等主要造纸工序。“造意”、“始捣”有首先发明之意,说明蔡伦首先以破布、鱼网和韧皮植物的茎皮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蔡伦造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艺仍为当今世界所共用。5.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世界会怎么样?三、如何节约用纸。1.同学们,你们有哪些节约用水、用纸的方法吗?2.归纳总结:①用过的纸另一面可以写草稿、便条。②改用毛巾、手帕代替纸巾。③拒绝过分包装、装饰的物品。④减少砍树,尽量以打电话、发E-mail、电子贺卡等方式代替纸质贺卡。⑤回收废纸。把废书报、废纸等集中回收再利用。⑥不用或少用贴膜纸张、一次性水杯、饮料纸包装等不可再利用的纸品。购买纸张时尽量选择再生纸。⑦一次性木筷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我们要抵制使用。四、自己制作一张再生纸:(附图)1.把废纸撕成小片,泡在清水中。2.用木棍加水进行搅拌。3.加了一些浆糊调匀。4.用抄纸台抄纸浆。5.用旧报纸吸干水分,阴干后一张再生纸就做好了。第三课时课时目标: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为了什么。1.同学们的铅笔用到什么时候才会淘汰?2.不分贫富,节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节约是美德更是责任。3.发达国家崇尚节约的事例。二、总结:节约不是刻意地做一两件事,而是要将之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落实到生活的时时处处,方面方面。板书设计:212.从一滴水说起珍惜资源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上12从一滴水说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