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内角和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内角和1教学目标⑴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⑶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师出示三角形,生快速说出它的名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A、∠B、∠c来表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A、∠B、∠c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3、今日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A+∠B+∠c”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三角板,猜一猜。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3.学生测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汇报的测量结果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5、巩固知识。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2个钝角?环节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1、基础练习(课本第68页做一做)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2、推断题(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可能是30度,60度,70度。()3、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1)我三边相等。(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3)我有一个锐角是40°。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内角和2一、教材内容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时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基本掌握三角形的分类,角的分类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观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特重视知识的探究宇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即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意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楚的思路。学生通过量;剪;拼;算等活动,让学生探究.实验.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于技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量.剪.拼等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猎取知识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因此概念的形成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究.实验.发现.讨论.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和作与沟通的能力,培育应用和创新意识。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沟通.推理.归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五、教学环境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