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二、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要想知道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完全飞行,首先得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这节课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2、小组合作,了解试验的过程。⑴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些内容?(46小节)快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上的内容,并在小组里进行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的次序方法结果证明123⑵小组派代表汇报,复述试验过程。3、学习7、8自然段。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齐读第7自然段。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夜间是如何飞行的。师板书:⑶看着老师的示意图说一说。⑷自学第8自然段,想想夜航飞机与夜间飞行的蝙蝠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并仿照老师的方法给雷达画一个示意图。⑸指名一生演板,说一说。⑹对比两份示意图,说一说蝙蝠夜间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⑺相机出示课后的填空题。⑻小结:雷达的发明确实的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讨论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科学叫仿生学。请大家想想,平常,我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看到的哪些仪器、机械和动物的特有本领有密切的联系?(如乌贼鱼──汽垫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鱼──潜水艇)4、读写结合,仿写课文1、2、7、8自然段。来当一回小作家,从中选择潜水艇这一发明,仿照课文1、2、7、8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根据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制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写得好的就投稿到我们的校刊上,好吗?(学生练写)5、课外延伸: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人们会在生物的启示下将会越来越多的发明制造。课后,大家可以阅读12课中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文,信任将会带给你更多的启发。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科普小短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们通过对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探究,并从中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全文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针对教材特点,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成功之处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体会课文内容: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我首先创设了让学生来当一回科学家的情境,通过三次试验来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文。这是整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其次,在深化理解课文本内容之后,学生对仿生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又鼓舞学生当一回作家仿照课文1、2、7、8自然段的写法,以鱼和潜水艇为题指导学生练笔,根据提出问题──揭示秘密──发明制造的顺序,以课文为范例,进行读写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多层次、多回合、大面积的语言训练,积累和运用课文语言:我班学生思维活跃,阅读面广,在语文课上乐说善思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大面积的练说,如三次试验的过程,我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完成表格里的内容,在小组里沟通,然后对比屏幕进行复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说充分。既注重了面对全体学生,又注意了说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言。3、利用板书,突破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纳了简单示意图,直观地显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画出雷达的工作示意图,再借助这两份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化难为易。二、不足之处1、在学习科学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