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顺导、实练精教”教学预案教学内容1.师恩难忘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主备人蔡杰执教蔡杰施教日期2014年月日星期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大意,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正”。3.理清文章的脉络,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4.学习课文第一段,通过抓关键词句感知田老师的独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难点正确理解并运用本课的成语。教学资源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课前铺垫1.朗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2.摘抄本课四字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的填空,联系上下文思考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习字册》生字部分描红一个,写一个。学程预设学习要点板块一:谈话导入(3分钟)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育,我们感恩我们的老师。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师恩难忘》。(齐读课题)3.简介作者。板块二:预习检测(8分钟)1.出示词语:板块一要点:刘绍棠,幼年成才,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板块二要点:1.引导学生读准“拄、杖、纸、炊”是翘舌音。滋润纸上炊烟拄着拐杖恍如惊醒牵手姥姥念叨歇脚正月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两人小组互相检查读准上面的词语。3.小组内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4.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说说所填成语的意思。5.出示课后练习题。⑴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地讲起来。⑵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⑶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的故事。⑷,。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⑸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____地向他行礼。6.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检查朗读课文。板块三:理解课文脉络(12分钟)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3.任务驱动:学程单: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给课文分段。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学习时间:4分钟4.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5.展示交流。6.反馈矫正。(根据交流,修改分段及段意。)板块四:学习第一段(8分钟)1.任务驱动学程单:默读第一段,思考:(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回忆往事2.zhēnɡ正月正zhènɡ正好3.娓娓动听:文中指田老师讲故事婉转动听,使人爱听。身临其境:指“我”仿佛亲身来到故事的情境中。引人入胜: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板块三要点:1.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2.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3.引导学生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分三段:第一段(1-2):写“我”到邻近的一所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第二段(3-7):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入了迷,而且后来每节课都如此。第三段(8-9):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板块四要点:1那年2.(开篇)那年3.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的?(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学习时间:4分钟2.自主学习3.小组合作探究。4.展示导学。5.用陈述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