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5.1两种电荷VIP免费

15.1两种电荷_第1页
1/2
15.1两种电荷_第2页
2/2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学习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习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电荷的移动[教具]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散开的塑料绳,碎纸屑、验电器、金属棒,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摩擦起电的图片,说明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引出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电荷的种类有几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何?2、验电器原理和作用各是什么?什么是电荷量?电荷量的单位是什么?3、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4、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三、围绕问题,合作探究(一)、两种电荷阅读课本32页至33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摩擦起电:[演示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现象:__________。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结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图15.1-1]①正电荷:被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负电荷:被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异种电荷。3.电荷量:①定义:,简称。②单位:,简称,符号。4.验电器:(1)构造:。(2)原理:。(3)用途:检验物体。(二)、原子及其结构1、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2、原子由_和__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是__,__带正电,__带负电。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___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4、元电荷:电子是带有最小的粒子,所带的电荷量为。符号。5、摩擦起电的原因:(课本P34)6、摩擦起电的实质:(课本P34)(三)、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图15.1-4、15.1-5]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1)导体:的物体。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2)绝缘体: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等;(3)自由电子: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金属导电靠的是___________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如:干燥的木头是,湿木是________,玻璃是_______,被烧红玻璃是_________。四、点拨引导,总结拓展摩擦起电及其原因、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原子结构、导体与绝缘体。五、当堂训练,信息反馈1.验电器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用来检验物体_____.2.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排斥,则它们所带的电荷必定是_______电荷,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吸引,则它们所带的电荷必定是________电荷.3.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4.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材料的一组是()A.铜和玻璃B.银和陶瓷C.铁和橡胶D.铝和盐水[反思]本节课基本上按照课标完成授课,但有些内容过于抽象,学生不一定掌握,过后还得通过练习进行巩固。由于器材老化、潮湿等原因,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有些甚至不成功,实验器材还得进一步改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5.1两种电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