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动笔墨习句读逐类旁通得妙法——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指津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断句方式一: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断句方式二: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幼子断句不同遗嘱迥异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高语文备考复习效率;3、藉此来提升高考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定目标总思路明考点先实践——悟方法——再实践……多断句——得套法——识句读……思“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读这句话,“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而文言文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断句与翻译其实息息相关——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则是运用现代汉语对文言文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力。析考点(广东卷)断句题是广东卷考查文言文的传统语文高考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之一。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广东卷一般设题在第9小题,其分值一般也在3分左右,近年来又多见4分题了。堂上练试断句:完成下面的习题,并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归纳一下断句的方法。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2006年北京卷)1、(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hàn,同“捍”,保卫)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2、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xī,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3、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对比参考答案:1、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2、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3、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其前提:读文段,通文意……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文言文断句常用技法:①文言虚词法:就是利用文言文中有断句功能的虚词来断句。如用于句首的发语词: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且夫、无乃等,还用于句末的语气词: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邪等。“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为国计者/过矣”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标点位置不能乱。链真题9、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08年广东高考题】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标准答: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此处可断可不断)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广一模【09年】9.(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标准答:(1)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