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题6分,共48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①②③④B.③④C.③④⑤D.④解析①应为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⑤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B2.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解析C项中,铜应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答案C3.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铜为阳极,锌为阴极;②铜极上有气泡;③SO向铜极移动;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⑤电子的流向是铜到锌;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A.①②③B.②④C.④⑤⑥D.③④⑤解析①中Cu为正极,Zn为负极,③中SO向负极(Zn极)移动,⑤中电子的流向是Zn―→Cu,⑥中正极反应式:2H++2e-===H2↑,故①③⑤⑥错。答案B4.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规律,电解能够生成H2和O2的物质类型是强碱、含氧酸、活泼金属含氧酸盐,C项符合题意。答案C5.把等物质的量的Na2SO4、NaCl、AgNO3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经充分搅拌后,将所得溶液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阳极生成的物质是()。A.H2B.AgC.Cl2D.O2解析将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AgNO3混合物放入水中,发生反应:NaCl+AgNO3===NaNO3+AgCl↓,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SO4的混合液,用石墨电极电解时,实质是电解水,阳极上生成的物质是O2。答案D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Cl-放电:2Cl--2e-===Cl2↑;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应是H2失电子;精炼铜时,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答案A7.(双选)将质量相等的铜片和铂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流强度为1A,通电10min,然后反接电源,电流强度变为2A,继续通电10min。下列各图所示关系正确的是()。解析分析题意知,前10min相当于电镀铜,所以铜电极质量减小,铂电极质量增加,且两极均无气体产生,A选项明显错误;后10min仍然是电镀铜,只是在10~15min时,铂电极上的铜溶解,铂电极上从15min时开始产生O2,所以D选项错误;综合分析只有B、C两项正确。答案BC8.(双选)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第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正极反应:Li1-xMO2+xLi++x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6Li+Li1-xMO2===LiMO2+C6Li1-x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Li1-x+xLi++xe-===C6Li解析将电池的负、正极反应合并可得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C6Li+Li1-xMO2===C6Li1-x+LiMO2,那么充电时的电池反应是该反应的逆反应,A项错误;各失去1mol电子时,消耗的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r(Li),Mr(Zn),Mr(Ag),Mr(Pb),自然是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仅为7g),B项正确;放电时在电池内部阳离子移向正极,C项错误;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是放电时负极反应的逆反应,D项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9.(12分)从H+、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