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语(下)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VIP免费

八语(下)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1页
1/4
八语(下)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2页
2/4
八语(下)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3页
3/4
4石家营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八语(下)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2.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资料链接】(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2)写作背景: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但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寄情山水,写下了《永州八记》。【预习指导】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请你先读课文,看看本文属于哪一种。2.再次朗读课文,给加粗字注音。篁竹()清冽()为坻()为嵁()俶尔()翕忽()佁然()幽邃()【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熟练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疏通文意【预习交流】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的景与情与大家分享一下。【组内学习】分工合作,疏通文意。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相互交流学习平台14石家营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___________________)⑵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皆若空游无所依。(空:____________________)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________蛇:_________)⑸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_________寒:_________)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_______________)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______________)B.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⑵……似与游者相乐。(乐:_______________)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_______________)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______________)⑵同游者:吴武陵……(游: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当堂测评】1.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2.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为坻为屿B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D尔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3.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第二课时相互交流学习平台24石家营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课时目标】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合作探究】1.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2.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归纳梳理: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语(下)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