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雅典往何处去(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1·济宁高二检测)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老院。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状况的准确表述。答案:A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B.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D.自然灾害的威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梭伦改革之前,雅典处于贵族政治统治之下,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改革势在必行,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3.公元前7世纪,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对工商业奴隶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上富裕B.与贵族同居统治地位C.政治上无权D.在政治立场上与平民一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平民阶层,虽然经济上富裕,但政治上无权,与平民共同反对贵族专权。答案:B4.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的暴动失败,说明()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解析:基伦暴动的失败说明,当时的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更不认同僭主政治。答案:C5.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法律依据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解析:由于贵族的专横与压榨致使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了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统治者为缓和矛盾,制定法律来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答案:D6.公元前600年,雅典有位平民因偷窥蔬菜被捕,按雅典当时的律法他可能被判()A.被罚做“六一汉”B.处以囚禁用心爱心专心1C.处以死刑D.驱逐出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公元前621年以后雅典统治者颁布成文法,对偷窃蔬菜水果者都要处以死刑。答案:C7.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辩论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统治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正确。答案:A8.“起来,到萨拉米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诗句中提到的“美丽可爱的岛屿”在公元前7世纪晚期被哪一城邦占领()A.斯巴达B.麦加拉C.马其顿王国D.波斯帝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公元前7世纪晚期,麦加拉占领了萨拉米岛。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德拉古法典》规定: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低级官职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的主人和小奴隶原来可能分别属于哪个阶级?小奴隶的主人是以何种方式使之沦为奴隶的?(2)材料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各是什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结合当时雅典的社会状况分析。第(2)问从《德拉古法典》的内容分析其阶级立场,再运用经济与政治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