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序号陕西省教育学会第三届优秀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稿件封面作者姓名稿件标题工作单位所属市、县(区)办公室电话手机号码邮政编码使用教材及出版社几年级第几册学科分类《修鞋姑娘》教学设计陕西省扶风县上宋乡上权小学孙建强13991737510教材依据:《修鞋姑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真诚》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设计思想:新课程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通过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同时以教师的情带动学生的情,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指导,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材分析:《修鞋姑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起初受到“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先写“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具体些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用的是倒叙的写法。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以“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变化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事情的过程。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一位具有诚实、善良、信任美好品质的姑娘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和善良。教学难点:领悟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次修鞋的经历,却使他不顾寒冷,走遍长街,寻找一位素不相识的修鞋姑娘,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猜测原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件怎样的事?(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起初受到“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感动的故事)2、课文中都写到了那些人物?“我”修鞋姑娘(板书)3、课文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再写(姑娘修鞋的经过),最后还写(“我”寻找修鞋姑娘)。这是倒叙的写法,全文首尾呼应。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1、课文重点写了姑娘修鞋的过程,请大家快速浏览姑娘修鞋的部分,划出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并做出标号。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句子1:“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坦然、自信”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并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句子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找出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引导学生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句子3:“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这是文中对修鞋姑娘外貌描写最集中的地方,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这段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3、面对修鞋姑娘,“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怀疑-------姑娘年纪小,“我”不信任(2)、同情-------看外貌,她饱经风霜,生活艰辛(3)、怀疑--------回忆往事,“我”担心她漫天要价(4)、窘-----------姑娘只收6角钱,“我”只有3角钱(5)、惭愧(内疚)--------她相信“我”,而“我”……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1、小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