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有限公司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1.目的通过制订并组织实施卫生标准操作规范,能有效地对生产用水、与食品接触表面、人员的健康和防止交叉污染等状况进行控制,保证食品安全,促进文明生产。2.适用范围及依据适用于****************有限公司屠宰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标准操作。主要根据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等文件编制而成。3.职责由质检部制定下发各车间执行。4.内容4.1生产用水(冰)控制4.1.1控制目标确保生产用水(冰)安全、卫生,防止生产用水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污染。4.1.2控制措施4.1.2.1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所用水为自供水提供,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要求,即: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4.1.2.2由县卫生防疫站每年不少于2次对水质全项目进行检测,化验室每周对自来水的卫生项目检测一次,一年内保证对所有水龙头都检测到,检测报告存档备查。4.1.2.3水源由动力车间管理,保证水质的安全卫生;化验员在每次生产前对水质进行感官检验。4.1.2.4画出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不同水管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蒸汽管用红色,冷水管用蓝色。通往加工车间的主输水管安装防虹吸的单向阀。4.1.2.5制冰用水按以上生产用水的卫生标准检测微生物指标。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的器具用不锈钢制成,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制冰和存冰场所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4.1.2.6车间和厂区污水排放畅通,不得倒流,在生产用水管道和非生产用水管第1页共13页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有限公司道之间没有交叉联系,质检部门每月对生产用水管道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存档。4.1.3纠正措施4.1.3.1当水源经县卫生防疫站检测发现指标不符合要求时,首先终止使用此水源,并对该段时间使用此水源加工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同时并及时通知动力车间进行调整,对此水源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4.1.3.2如果有虹吸管倒流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同时保证这种现象不再发生。4.1.4监控和记录保持4.1.4.1化验室出具的检验结果。4.1.4.2县卫生防疫站出具的水质检测报告。4.1.4.3质检部填写的《水质日常检查表》4.2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控制4.2.1控制目标保持食品接触表面清洁,防止污染食品。4.2.2控制措施:4.2.2.1与产品相接触表面的要求a.无毒、无吸收性、不易碎且光滑。b.不使产品着色或锈蚀,耐腐蚀和磨损。c.严禁使用木制品、皮革制品及纤维织物等。d.不会因热水、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或消毒而发生破损或变化。e.由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的材料制成。4.2.2.2清洗消毒过程中应遵循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4.2.3控制措施4.2.3.1连续生产时,每班次对所有产品接触的工器具、工作台及设备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100-200ppm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对能浸泡的部件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对不能浸泡的接触面用第2页共13页可操作性前提方案(肉制品)****************有限公司100-200ppm的二氧化氯喷洒消毒,并保持30分钟。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方可投入使用。4.2.3.2不连续生产时每次开工前和每次生产结束后(包括任何原因造成2小时以上停机),要先彻底刷洗相关设备、工器具、工作案等,消毒程序按4.2.3.1执行。4.2.3.3生产过程中盛放产品的任何容器如:塑料盒子、料斗等每循环使用一次,都要用热水冲洗一次,而后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4.2.3.4原料工序刀具要专人保管、专人收发,生产过程中每2小时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1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使用前需要用清水冲洗干净。4.2.3.5各工序所用围裙、袖头,每班用食品级清洁剂清洗,再用100-200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统一存放。4.2.3.6车间主任每天负责对机器设备、工器具、地面、传送带等卫生消毒情况进行监督,符合卫生要求后方可生产,并将结果记录存档。4.2.3.7化验室负责每周对设备、工器具、环境、人员的手等卫生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