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9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标要求】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3.体会列宁等革命者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积极探索的革命精神。探究一:为什么俄国首先具备了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1、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远远落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俄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俄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2、政治: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远远落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3、政党领导——比较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4、革命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起义。3月12日,彼得格勒起义获得胜利,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当晚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从此覆灭。二月革命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1)性质:(2)结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2、《四月提纲》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指方向2、《四月提纲》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2、《四月提纲》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3、七月事件4、“十月革命”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1861年改革(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苏、资)《四月提纲》七月事件方向明确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1、内容:(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内容:(2)通过了《和平法令》:(3)通过了《土地法令》:内容:……目的:……——阅读“学思之窗”)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4)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2、意义: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探究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探究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