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商务局关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工作总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度、判断商贸企业景气情况的重要统计指标。从实现方式来看,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的零售额,就是年销售额批发业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500万元以上的和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的零售额(不含批发业绩和住宿费);第二部分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个体户的零售额;第三部分是限额以下的企业和个体户销售额。一、当前限上企业培育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工作现状20XX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6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在全市排在最后。其中限上法人企业完成社零总额6.25亿元,同比增幅约30%。近几年,通过各乡镇和相关单位的努力,我县联网直报的限上商贸流通企业由20XX年前的16家增加到20XX年底的88家,这三年新增企业75家(老企业中退出3家),尤其是20XX年,我县新增限额商贸流通企业51家,新增企业个数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是最多的。新增限上企业的培育工作得到了各乡镇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20XX年,**镇新增企业29家,使**镇辖区内联网直报企业达到了42家;在限上企业培育工作中做得特别好的还有**镇、**和**镇,其辖区内联网直报企业分别达到了6家、5家、5家,并且这些企业营业状况和报表数据都比较好,**镇、**镇、**镇也各有3家联网直报企业;当然,限上企业培育工作的开展也很不平衡,有些中心乡镇,人口和经济总量都较多的乡镇,联网直报企业仅有1-2家,还有**乡、**乡、**镇没有一家联网直报商贸企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0XX年,我县虽然在限上企业培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零总额的统计依然在全市排名倒数,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社零总额基数大幅增加。20XX年初,统计部门在第三次经济普查后,将我市社会总额基数由去年底的488.2亿元调第1页共4页整为661.3亿元,增加173.1亿元,增量比约35.5%。市统计局则将我县20XX年社零总额由36.22亿元调整为70.24亿元,增加34.02亿元,增量比约94%,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销售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也下降到6.4%,低于全市平均数21个百分点。而在统计过程中,社零总额数据构成的三个部分由于统计方式不同,增幅控制标准也不同,第一部分限上法人企业通过企业联网直报,增幅控制在30%以下,第二部分限上个体通过乡镇统计员联网直报,增幅控制在**%以内,第三部分限下个体和企业是通过抽样调查推算,增幅控制在8%左右,近两年实现全市统一增幅。二是限上限上法人企业过少,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过低。要达到社零总额增幅13%以上,就要构成这个数据的能超过13%以上的部分来拉动低于这个平均数的部分。而我县限上法人企业过少,20XX年初,我县限上联网直报企业37家,这些企业的销售额(20XX年底为4.5亿)占新社零总额基数(70.24亿)比重仅只有6.4%,虽然这一部分数据的增幅可以报到30%左右,但由于占比实在太少,要靠这仅占6.4%的部分来拉动统计中超过83.6%的限下企业销售额,显然是小马拉大车,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三是新增限上法人企业难度较大。一是因为一些上规模的法人企业担心上报数据后会有相关因素影响企业经营,不愿意参与联网直报,哪怕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企业也不愿意提供证件和报表参与联网直报;二是多数达到限上规模的个体户不愿意升级转型为法人企业,主要原因是个体转为法人后,税额增加较多,同样规模的个体户和法人企业,其税负几乎相差较大,且法人企业需要按月申报,比个体户的年初一次性定税也多了些程序,个体老板们既怕加税又怕麻烦,干脆就不愿办。四是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数据不准确,大多企业担心上报的统计数据被税务部门用作征税的参考,不愿意据实上报营业额,哪怕工作人员多次解释,也不相信,造成社零总额数据上不去。步步昇公司不管是实际规模还是外观形象,都应该是**县零售商业的旗舰,但从报表数据来看,其年零售额仅2650万元,比第2页共4页一些乡镇零售企业还少,实在不能体现其零售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三、下阶段的工作要求(一)继续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限上企业的培育申报工作。今年,县财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