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嘴小学五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2小苗与大叔的对话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c.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3.学习重难点: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小苗和大树对读书的见解。4.学习方法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通过分角色朗读,把握谈话内容。5.课时安排:1课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通过对季羡林爷爷介绍,有助于对后面人物对话的理解,知道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是如何获得伟大成就的,虚心学习他的读书方法。(一)揭示课题,初识人物1.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课文题目中的苗苗和大树指的是谁呢?本文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呢?2.介绍季羡林爷爷。(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3.师:他们在1999年8月21日北京大学季羡林家有一番特别有意义的对话。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吧。(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二人小组对学:生自由回答自己的理解。1.一人读季羡林的话,一人读小苗的话,相互检查有没有把每个字音读通顺。2.师:检查这些字的认读:水浒传绿林好汉嗯三侠五义彭公案2.检查预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写了(谁)同(谁)交流了的问题,表现了季老、、的人格魅力。(三)自主学习师:全文就围绕读书的话题展开真诚的对话。在对话中对读书都有自己的见解。分别是怎样的见解呢?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捕捉到。。(四)小组合作探究1.探究话题:分角色朗读课文,想想他们主要谈论几个话题?2.小组合作学习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①在表达本组观点时,用上“一、二、三”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②重点理解“贯通”。师:中西方文化,古今文化,文理知识要融合在一起学两个同学之间相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诵读情况。一个同学认读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水浒传绿林好汉嗯三侠五义彭公案学生根据提示,两人互说。两人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学生静静读书10分钟,老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读后独立完成下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发表各自看法,其他组员补充。小组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先独学,后讨论,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格的设计能够直观的反映两者对话内容,体现学生自学的成效。苗苗的见解我的感受季老的见解习,全面的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为什么季老先生倡导“三贯通”呢?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五)朗读课文,分享读书体会。1.师: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同桌之间再合作读一遍课文。2.师:(根据板书总结)季羡林爷爷对读书的看法一是要多看闲书,二是不能偏科,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是古文很重要,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六)回顾文题,体会题目寓意师:这就是一棵棵小苗的心声。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这“苗苗”和“大树”还是指某一个人吗?师“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同桌合作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自己对季羡林爷爷谈读书的看法,然后小组展示交流。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自己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结合当今的现状来谈什么是贯通,如何贯通,理论联系实际来谈,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季羡林所说话的意思。七、扩展阅读,鼓励延伸学习师: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