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的原则----实效性关于朗读训练,最主要的是要讲求实效,扎实训练。一、要科学安排朗读训练的程序。就一般情况而言,朗读训练可以按照如下程序进行:(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2)学生自由练读;(3)教师指名试读,教师、学生评读,肯定优点,指出不足;(4)学生再次自由练读;(5)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再次评读。当然,根据需要有些环节可以省略或再进行若干次反复。二、要保证朗读练习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当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时候在一节课开始时学生朗读的水平与这节课下课时学生朗读水平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这节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基本不起作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朗读训练的时间不够。我看到有的阅读教学,一节课朗读训练的时间不到5分钟。而且常听老师说:朗读我们就先练到这儿,课后再练。阅读课就是要读书,决不能使朗读训练成为一种点缀。同时,朗读的训练一定要“到位”。比如,这段课文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通过朗读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训练一定要到位,绝对不能走过场,否则天长日久,学生的朗读水平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