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单元第7课千里跃进大别山课型讲读备课人韩东敏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情感目标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查阅、收集有关跃进大别山和刘邓首长的资料。第一课时创境激疑今天,我们学习的第7课《千里跃进大别山》。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探究文本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①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一边读一边用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生读文)2.检查自读情况。①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校长寄语:教育就是服务,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幸福】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探究文本②边听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一)第1—2自然段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了解了哪些战斗的有关情况?2.想一想: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和课题中“跃进”的一样?“千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二)找出文章中心句。1.师:这仗我军取得胜利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在整个战斗中,对我军能突破汝河防线,胜利挺进大别山有一句话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找出这句话并用“”把它勾画出来。3.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并质疑问难。(三)第3自然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狭路”表现在哪里?2.自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情况的紧急?标出相关的词句。3.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朗读)课堂小结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刘伯承司令员作出了战斗指示“狭路相逢勇者胜”。【校长寄语:教育就是服务,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幸福】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第二课时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千里挺进大别山》,在学习新课以前,谁能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战斗的情况?探究文本一.品读课文第4—9自然段1.自读课文4—8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刘邓大军的勇?画出。2.讨论交流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勇又表现在哪里呢?第7自然段:每条步枪都插好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遇见敌人就打,绝不留下一个据点,绝不留下一个顽抗的敌人。A.师: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B.同桌读思考:应该怎样读?为什么?C.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漆黑的夜空……向西南方向奔流。”A.指名朗读哪两个句子最能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B.指名读,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1.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脏。”A.读句子体会: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B.指导朗读(采用轮读的方法)二.识字写字识字:遵、邓、汝【校长寄语:教育就是服务,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幸福】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探究文本写字:遵、邓、挺、谋、析、略、嘱、狭、逢、顽重点指导:挺、嘱、遵、榴等字的写法。拓展延伸围绕“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另写一段话。全课总结“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胜利了,为后来解放全中国的三大战役奠定了基础。让那些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的革命先辈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作业布置A.收集有关资料,交流。B.课外阅读有关大别山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板书设计7千里跃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教后札记【校长寄语:教育就是服务,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