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二)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跨越式跳高,是单元的第一课时(共分四课时来完成),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水平一时接触过单脚起跳手触悬垂物,技术不是很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本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贯穿运动的快乐。学生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后面的游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在奔跑中越过障碍的能力。三、学生分析水平二学生的年龄为10、11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这一年龄的学生大部分表现的不够自信。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尝试,体现现代人追求成功,敢于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四、教学总目标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本教材的教学总目标确定为:1.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的要领,多数同学在过竿时能做出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内旋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2.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及身体协调性。3.学生能对多次重复练习具有兴趣,并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本课教学目标:⑴通过跨越横绳,让学生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⑵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弹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精神得到增强。五、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确定本次课重难点为:重点:起跳技术难点:助跑与起跳技术相结合六、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游戏,自然过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动态分组,自我选择的方法,结合挂图、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七、教学程序:1.准备部分:在轻松愉快的图形跑过后,结合五步拳复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了运动兴趣,同时辅助练习的设计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2.基本部分:利用一根跳绳去设计主教材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练习—兴趣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在游戏教学中依然利用跳绳去设计情景,让学生去体会游戏“攻占堡垒”。3.结束部分:结合短绳游戏“挑扁担”,使学生在情景游戏中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最后在师生互评中结束本课教学。八、特色设计:1.一物多用贯穿全课。2.由简到繁层层相扣。3.三位一体注重能力。九、跨越式跳高单元计划:课次重、难点主要措施1重点:起跳技术难点:助跑与起跳技术相结合⑴上一步起跳⑵用脚触悬垂物2重点:两脚依次过竿难点:内旋技术⑴两脚依次跨过低物⑵扶竿练习内旋动作3重点:落地缓冲难点:动作连贯⑴高处跳下屈膝缓冲⑵助跑起跳手触高物落地缓冲4重点:快速起跳难点:动作连贯⑴3—5步快速助跑起跳练习⑵利用橡皮筋练习完整动作跨越式跳高——教案教学目标1、运动技能: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特点。2、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弹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