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笨,有人说我笨,其实我不笨,其实我不笨,脱去竹笠戴草帽,脱去竹笠戴草帽,化工生产是英豪。化工生产是英豪。(打一字)(打一字)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2.密度小于水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有毒5.易挥发(密封保存)6.熔点、沸点低(熔点5.5℃,沸点80.1℃)我会预习:苯的物理性质苯之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确定其分子量为78,苯分子式为。C6H6苯的发现和组成测定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煤气灯中首先发现苯,并测得其含碳量,确定其最简式为CH;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制得苯,并将其命名为苯;预测苯的结构预测苯的结构[设问]苯的分子式为C6H6,那么苯是否属于烃?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苯分子和碳原子个数相同的饱和链烃相比,缺少了8个氢原子,属于不饱和烃。我会推理请尝试写出苯可能具有的结构简式并和学习小组其他成员的研究进行对比。信息:科学家们试图从性质出发推导出苯的结构,其中有这样几个实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①1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②苯与液溴在铁粉存在时发生取代反应,并且苯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CH2CH2CH2CH2CH2CH2(1)CHC—CH2—CH2—CCH(2)CHC—CHCH—CHCH2(3)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思考: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则其应该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证明苯分子中是否含有C=C?1ml溴水2ml苯2ml苯1mlKMnO4(H+)溶液()振荡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萃取实验探究实验事实实验现象:苯不能使Br2水或KMnO4褪色结论:苯与不饱和烃的性质有很大区别。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凯库勒的苯分子结构学说1865年,凯库勒(F.A.Kelule)提出关于苯的两个假说:①苯的六个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角闭链;②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的交替形式。但是,这个假说只受“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事实支持,而不能解释另两个事实: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分子里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1935年,经X射线衍射法发现苯的真实结构。苯的结构苯的结构苯分子中平均化的碳碳间键长:1.4×10-10mC-C键键长:1.54×10-10mC=C键键长:1.33×10-10m性质苯的特殊结构苯的特殊性质饱和烃不饱和烃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与X2与H2结构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化学性质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a、反应原理b、反应现象c、反应装置1、取代反应(1)溴代反应溴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液体剧烈反应,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1.铁屑的作用是什么?用作催化剂(实际起作用的是FeBr3)导气、冷凝回流2.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有溴化氢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3.如何知道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如图装置可检验出有溴化氢产生吗?如果不能,如何改进?不能,应先除去挥发出来的溴实验思维拓展:实验思维拓展:4.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溴化氢易溶于水,防止倒吸。因为没有反应完的溴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加入NaOH溶液,再分液5.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溴代反应所得产物为褐色?怎样除去杂质?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环己烷2.加成反应△CH2CH2CH2CH2CH2CH2+3H2催化剂△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加成反应。跟氢气在镍的存在下加热可生成环己烷。3能记住苯的重要用途1了解苯的结构,知道结构决定性质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学习目标你达成了吗?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B、苯环中含有3个C-C单键,3个C=C双键C、苯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甲烷、乙烯、苯三种有机物中;(1)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2)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3)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