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上课实录(校园里,学生围圈站好。演示材料:带钉子的木条、羊角锤、大石头、小垫石、撬棍。)师:先问一下班中谁力气最大?全班推举本班大力士:王梦祥师:请问大力士同学,能否帮我个忙?用手帮老师把钉子拔出来好吗?生:努力拔钉子,拔不出来师:看来用手是拔不出来的。那么能否想个办法,看看用什么工具能够把钉子拔出来呢?生1:用羊角锤生2:用钳子。师:恰好老师这里有一把羊角锤,还是请大力士同学帮老师把钉子拔出来。生:轻松拔出了钉子。师:同样的一个钉子,用手拔怎么也拔不出来,用羊角锤却能很快地拔出来,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谁能说一说?生:杠杆的作用。师:你的知识真丰富,锤子之所以能把钉子拔出来,确实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谁能说说什么是杠杆?学生说不出来。师:看来,我们同学对什么是杠杆并不是真正了解,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学习简单机械——杠杆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杠杆。你们看这是什么?一根棍子,当一根棍子用它来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要用棍子翘起石头还需要一个重要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要垫着师:对,就是要再有一个小石头在下面垫着。师:请一个同学下来试试,看是直接拎起石头费劲还是用棍子翘费劲?生:好重。(使劲拎几乎拎不动)生:轻松就翘起来了。师:刚才这个同学说了,用棍子翘很省劲是吧,那我做一点小小的改动,你再试试看怎么样?(改变支点的位置)生:这次太费劲了。师:这又是怎么回事了呢?我们现在回到教室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全体师生回到教室,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师:一根棍子,当用它来翘物体时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板书课题:杠杆)。师:请同学们注意看图,思考:他在撬石头时都有哪些地方在起作用?能不能给这些地方起个名字?师课件出示,讲解:在杠杆上有三个看不见的点,用力的那点叫力点,起支撑作用的那点叫支点,撬动重物的那点叫重点。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看清这三点的位置。师:现在的问题是刚才我们在用杠杆翘石头时,并不是一律都省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也就是说杠杆省力还是费力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屏幕出示: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是由什么决定的?师:我们是否可以从刚才翘石头时的过程找到答案?师: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我们改变支点的位置,比如后移,我们同学看什么发生了变化?生:这样就费劲了。师:那么在刚才的两种情况下,我们在撬重物时会有什么感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刚才翘石头时的简图来讨论一下,这里面是否有什么规律?学生交流讨论。生1:是不是支点离我们近了就费力了呢。生2:我们认为支点离力点远就省力,支点离力点近就费力。(二)杠杆的特点师:到底杠杆省力和费力的原理是不是对的呢?我们再通过杠杆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师:向学生介绍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师:下面我们就来一个比赛,看一下哪个小组最先让杠杆尺平衡,并将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在报告单上。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完成后,各个组长汇报本组的实验记录。第一组一学生汇报,另一学生用杠杆尺演示,演示后如果有数据不一样的,继续演示。实验结论: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第二组一学生汇报,另一学生用杠杆尺演示,演示后如果有数据不一样的,继续演示。实验结论: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第三组一学生汇报,另一学生用杠杆尺演示,演示后如果有数据不一样的,继续演示。实验结论: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应用了杠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工具,像镊子、钉书机、钳子、羊角锤、天平、等都是杠杆类工具,在使用的时候都是杠杆。出示大屏幕师:这些工具是省力、费力还是不省力不费力类工具?生1:镊子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生2:钳子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生3:订书机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生4:核桃夹子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