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重要考点专项复习与训练《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目标】(学点扫描明确目标)(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近代化的起步。(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6)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7)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点解读】(考点引领,重点把握)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列强的侵略:(2)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1839年,虎门销烟;太平军青浦重创洋枪队,慈溪击毙华尔;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邓世昌黄海海战为国捐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2.近代化的起步:(1)思想的近代化:①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大夫: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②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实行维新变法运动,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民主、共和,用武力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⑤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出四提倡,四反对,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以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用心爱心专心1(2)政治的近代化:①戊戌变法──对旧制度作了不少改革,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辛亥革命──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经济的近代化:①近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受辛亥革命的冲击。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比较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以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国家为政治目的群众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未彻底解决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中心问题──土地问题结果与前途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革命任务未完成,社会性质未改变革命最终胜利所属世界革命范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相同点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联系:①两者都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都是针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政策而发起的运动。②两者都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都是进行思想大解放和寻求救用心爱心专心2国救民道路的运动。区别:①领导者不同:前者主要由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后者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指导者。②指导思想不同:前者以“民主和科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其指导思想,后者则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③影响不同:前者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后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④运动的基本力量不同:前者主要是知识分子,范围不大,后者在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且表现出巨大的力量。(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核心: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