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预备:注意!!!!2、根据条件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加工64个零件?看来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这节课就一块来学习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大家有信心吗?二、新授: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照这样计算,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元?(1)学生自由读题,通过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算术方法)(2)引导学生尝试用比例解决问题。题目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哪两个量是变化的?他们能组成什么比例?题目中谁和谁是同一组对应的量?你能根据对应的数值列出等式吗?2、教学例6: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1)引导学生尝试用比例解决问题。题目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哪两个量是变化的?他们能组成什么比例?题目中谁和谁是同一组对应的量?你能根据对应的数值列出等式吗?(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三、小结:用比例解决这类问题的应该是怎样的过程?(四人小组讨论,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小结:(1)设要求的问题为X;(2)用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关系;(3)列出比例式;(4)解比例,作答。四、巩固练习:1、5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吨的海水含盐几吨?2、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几天?3、原计划每天烧3吨煤,可以烧96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烧2.4吨,这堆煤实际可以少多少天?胜利完成任务,大家高兴吗?板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12.8/8=χ/108χ=12.8×10χ=128÷8χ=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教学反思: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课前通过丰富的复习,对(正)反比例的定义、数量关系等旧知做了巩固,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例5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预设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做了错误的预测,多数学生能顺利应用比例进行解决。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和数量的比是相等的”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解答。教学例6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学生能较顺利的完成。课堂小结起着整理归纳、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带领学生把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部分学生的归纳能力非常强,这一点很出乎我的意料。这样的小结对学生的当前解题确有帮助,或许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是不会出错的。《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马春花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要判断题目中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