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菜品分类及加工、保管常识VIP免费

菜品分类及加工、保管常识_第1页
1/3
菜品分类及加工、保管常识_第2页
2/3
菜品分类及加工、保管常识_第3页
3/3
第四章重庆火锅的菜品第一节火锅菜品的分类及加工、保管常识一、火锅菜品(原料)的分类:(一)按火锅菜品的荤素可分为:荤菜和素菜两大类。(二)按火锅菜品的来源可分为:海鲜类原料;野味原料;家禽原料;河鲜原料;干副类原料;蔬菜类原料;花果类原料等。二、刀工技术(墩子技术):(一)刀工的概念:刀工就是厨师用刀的功夫,即运用不同的刀法加工成不同形状所菜用的运刀技术。(二)切配技能包括:刀工、干料涨发、嫩化处理、摆盘、保存等工作。(三)刀工的意义:不仅决定菜的形状,而且还对制成后菜的色、香、味、形等都起作重要作用。(四)墩子人员的基本要求(基本功)包括:拿刀、用刀、磨刀、姿势等。(五)刀工要点:必须做到准、稳、狠。(六)刀工的作用:便于烹调;增进菜肴美味(便于入口);增加菜肴的形态美;便于食用。(七)刀具:加工菜品的要具。1、刀具的要求:①片刀要薄,砍刀要硬(刚火好),切刀要快(锋利)。②刀具的大小要适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对刀的要求不一样)。③刀具的刀口要薄,刀口面要直,不能有“夹灰”现象。④刀具设计要合理,适用。2、常用磨刀方法:①靠身的一边要平,靠外的一边要斜。②先用粗磨刀石磨,后用细磨刀石磨。③磨刀要勤。最好是用一次磨一次。3、刀具的保养常识:①磨刀时加一点盐在水中,效果较好。②刀具使用后要去水并在干燥处保存。③长期不用的刀加一点菜油或色拉油在刀面能让刀不生锈。(八)进行刀工时应注意的问题:1、工具择优(刀、墩子、容器等)。2、全神贯注,认真操作。3、姿势正确,基本功扎实。4、注意清洁卫生。(九)刀法:即行刀的技术。1、直刀法:就是刀与墩子或原料成直角的一种刀法。有直刀、拖刀、推刀、锯刀铡刀切、滚刀切等。2、片刀法:就是刀与墩子或原料成平行状态,再向内片成薄片的一种刀法。有平刀片,如腰片、珍片等;斜刀片,如鱼片、猪肚片等。3、剞刀法:就是用混合刀在原料表面成刀纹,再改成条或块的方法一种刀法,有下例4种:①十字花刀:双直刀剞,交叉进料。如:黄喉、腰花、脆皮肠、鱿鱼等。②荔枝花刀:先斜刀后直刀,交叉进料。如:黄喉、脆皮肠、腰花、鱿鱼等。③麦穗花刀:双斜刀剞,交叉进料。如:黄喉、脆皮肠、腰花、鱿鱼等。④鱼鳃花刀:先直刀后斜刀,交叉进料。如:黄喉、脆皮肠、腰花、鱿鱼等。三、干料涨发:(一)干料的概念:干料就是指干货,由各种新鲜的动、植物原料经脱水制成。(二)干料的特点(为什么制干料):1、利于运输。2、利于贮存。3、具有特殊风味。(三)干料的共同特征:1、缺少水分。2、干硬,如动物性干料。3、老韧,如植物性干料。(四)制干料的方法(常用):晒干和风干的方法,也有用烘干和吸干的方法。(五)干料涨发的目的:使其最大限度除去杂质、污物以及腥、膻、臊等异味。(六)干料涨发的方法:1、水发:即用水涨发,通常碱液的浓度为1-2‰。分冷水涨发(又分浸发和漂发(常用于涨发后的原料保存))和热水涨发(又分泡发、煮发、闷发(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熄火加盖即为闷)、蒸发(用蒸汽涨发))两种。2、碱发:即用碱涨发。配比及碱液的制作方法:35-40克加500克清水溶解,再加80倍的清水即成约1‰的工业碱溶液;50-75克加500克清水溶解,再加80倍的清水即成约2‰的食用碱溶液。碱发的注意事项:①根据涨发原料的体积和质地确定碱液的浓度。②冬天浓度较大,反之则逆。③浓度小涨发时间长,反之则逆。④碱发的干料先要用冷水浸发。⑤食用碱涨发2-3天,工业碱涨发约一天即可。如果是市场送的(碱液浓度很大)稀至少3倍才用。3、油发:即用植物油涨发。油发主要注意温度,体小肉薄的原料一次涨发即可;体大肉厚的原料要多次涨发。4、盐发:即用盐涨发。先将盐下锅炒热至水分全部蒸发,加干料进行翻炒(火不宜过大),边炒边闷(勤炒多闷),直至涨发松脆为度,然后用热水泡发后,再用清水漂洗即可。如:蹄筋、鱼肚等。四、火锅原料(菜品)的保存:(一)火锅原料(菜品)的保存方法分类:1、低温保存:冷藏-4℃至4℃,冰冻-16℃至0℃。2、隔离保存:用水或油隔离保存。3、烟熏保存:将原料用谷壳、香料产生烟雾进行熏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菜品分类及加工、保管常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