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2、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习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知识回顾:1、有理数有哪几种分类方法?2、都是如何分类的呢?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学过的加法类型有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2、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呢?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二)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16、17、18页完成以下内容如果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1)那么一个物体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3米,两次共向右运动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那么一个物体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两次共向左运动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左运动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如图所示:归纳: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两数相加,取符号,并把相加.3)利用数轴,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①先向左运动3米,再向右运动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用算式表示:;②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左运动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用算式表示:;③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5米,物体从起点运动了米,用算式表示:.归纳: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1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4)如果物体第1秒向右(或左)运动5米,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米.如何用算式表示呢?写成算式就是归纳:从4)中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2、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的符号,并把__________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_______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______;(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________。(三)课堂学习整合例1计算(1)(-3)+(-9);(2)(-4.7)+3.9.(3)0+(-7);(4)(-9)+(+9)(四)课堂训练评价1、教材18页1、2题。2、填空:(口答)(1)3+(-8)=;(2)7+(-7)=;(3)(-9)+1=;(4)0+(-3)=;3、计算(1)15+(-22)(2)(-13)+(-8)(3)(-0.9)+1.5(4)【要点归纳、总结反思】有理数加法法则:(五)课外拓展练习1.判断题:(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2.已知│a│=8,│b│=2;(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补充作业:1、在横线上填写和的符号及结果:(1)(+3)+(+5)=________(3+5)=________;(2)(-3)+(-5)=________(3+5)=________;(3)(-16)+6=________(16-6)=________;(4)(-6)+8=________(8-6)=________;2(5)(-2013)+0=________2、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A.这两个数都是正数B.一个为正,一个为零C.这两个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D.必属上面三种情况之一3、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若a>0,b>0,则a+b>0B.若a<0,b<0,则a+b<0C.若a>0,b<0,且|a|>|b|,则a+b>0D.若a<0,b>0,且|a|>|b|,则a+b>04、若x是-3的相反数,|y|=5,则x+y的值为()A.2B.8C.-8或2D.8或-25、一个数是25,另一个数比25的相反数大-7,则这两个数的和为()A.7B.-7C.57D.-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