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写作我有个朋友,特别知道盯孩子学习,两个孩子上个学快把她累死了,洗衣服、做饭、陪着写作业、请家教、整日忙忙叨叨。她闺女写作文,写不好她跟着急得直转圈,让我改,我发现小姑娘挺有文字天赋的,就是读书少。为什么读书少呢?因为她妈不让,她妈觉得学习就是坐在书桌前,看书浪费时间。我这朋友天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下楼,不许看电视,不许串亲戚,不许逛街,为的是争分夺秒。我非常喜欢那个小姑娘,看她那么不自由,我就急了,所以今天专门写篇文章来讲讲怎么让孩子学会写作文。我知道我的粉丝里面有很多名校学霸和海归学霸,在你们面前班门弄斧,不要笑我。写作文这个事情说起来特别简单,又特别复杂。简单到就两字,看书,复杂到什么时候看,看什么书都是个问题。首先,对于一个处在应试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该看什么书好呢?对,就是那些经典。但经典也分很多种,有的适合高中生以下看,有的适合大学生看,有的适合成年人看。比如《金瓶梅》,你就绝对不能给太小的孩子看,《一帘幽梦》你让一个研究生看,估计他也不看。还是按着年龄阶段捯一下吧。...小学前:对于一个刚开始学语言的小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对文字的兴趣。从他不认字但听得懂话开始大人就得给他讲故事,这是文字的潜入期,为的是激发他对语言的兴趣,这一步很重要,相当于把文字的种子种到他心里。有趣的故事会吸引着孩子去认字,现在童书多得很,只要故事精彩有趣,三观正,你就多给他念,像杜甫的《春夜喜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家小鱼小时候都是我自己给她读书,她特别喜欢听,手边没书的时候我就现编,公号里面那篇《飞鸟与鱼》就是我随口给她编的故事。但我是个懒妈妈,有时候不爱给她讲,她就得各种低三下四地求我,没想到歪打正着,我勾起了她的求知欲,却残忍地断掉了她的求知路程,最后小姑娘求人不如求己,索性自己看起书来,碰见不认识的就问我,我再怎么懒,这个忙还是要帮的,一来二去,认识了不少字。为了自己能看书,她不放过任何识字的机会,一闪而过的广告牌,商场里发的宣传单,饭店的菜单,动画片的字幕......人家就这么自学成才了。她现在能读很多书,看了《西游记》电视剧就把家里的《西游记》小说拿出来看,看了几页可能发现不如电视剧好看或者是嫌生僻字多些,弃了。小鱼最爱看的一本书叫《父与子》,我给她买过三次,第一次丢了,第二本翻烂了,第三本已经这样:书里夹着那些单页是上一本散掉的,她把他们一一对应到书中,爱如珍宝,我要是弄差一页她就跟我打架。这本书她反反复复地看,书里的所有字都认识,所有台词都会背,还能给人讲出来。我是不反对反复看一本书的,有时候看100本杂书不如看一本经典。小孩子读书,不是你把她摁在书前面就行,必须尊重他自己的兴趣,我一开始很想通过《安徒生童话》或者《格林童话》引导小鱼看书,但是失败了,她就喜欢看这本《父与子》。我一想不管看啥,只要你肯看就行,热爱文字这个贼船你只要上来,一辈子就下不去了。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要总结的一个经验,把孩子引上读书之路,剩下的就少干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天生自带的触角,让他们用自己的触角去感知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我们只需尊重他们,如果我刚开始就按着我的喜好去强迫她看《安徒生童话》,可能就把她对文字的兴趣扼杀了。不干预,不等于我们放任不管,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经过挑选的书放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在我们筛选的种类里进行挑选,观察她喜欢什么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她提供更多相似的类型。等她被你引上正道,她自己就有了开发能力,自己会去找书看,因为每本书中都可能提到另外一本书,她就会要求把那本买回来,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大人看书也常是这样的。小鱼最近迷上了讲笑话,一只可爱小猪的笑话,她很享受讲完笑话看别人笑得稀烂的情景。世上的事情,大多都是头三脚最难踢,但踢出去以后就省心了。...小学阶段:初识字阶段过去后,就到了小学阶段了,小学生写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我们几辈子人好像都写过这样一个万年不烂的作文题目,“记一件......的小事”,如果孩子看了很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