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二中理科综合练习生物试题(二)第Ⅰ卷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人工合成病毒就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B.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也不能通过自身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对病毒进行计数,其原理与计数细菌的原理相同D.绝大多数病毒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少数病毒只含DNA或者只含RNA2.为了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I的对照处理应该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A叶片,B叶不做处理B.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植物自身产生细胞分裂素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分裂素处理叶片的数量,因变量是B叶片的生长状况D.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A叶片的数目越少,B叶片的生长越慢。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③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4.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右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图中A代表的是载体蛋白B.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C.癌细胞中的抑癌基因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D.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5.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1A.AQ过程中,DNA进行了两次复制B.A—E过程所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小,F—K过程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大C.F—I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D.图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6.对一定区域内某野生植物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进行基因型分布的调查,结果是AA:Aa:aa多年来总保持大约l:3:l的比例。对此现象所作的假设中最不合理的是()A.含A的配子与含a的配子成活率不同B.杂合子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C.杂交成功率大于自交D.此植物存在阻止自我受粉的机制7.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只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⑤D.③④⑥第Ⅱ卷8.(16分)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观察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