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筑基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liáokuò)苍茫碧透橘子州B.百舸(gě)沉浮携带竟自由C.峥嵘遒劲遏阻(è)岁月稠D.惆怅(chàng)挥斥激扬万户候解析:A项“廖”应为“寥”,“州”应为“洲”。B项“竟”应为“竞”。D项“候”应为“侯”。答案:C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全、都)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广阔的天空)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失意、不如意)D.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意志、气概)解析:本题提醒我们注意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意气”一词要防止用今义释古义。答案:C3.从语序的角度看,下列词句与散文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携来百侣曾游。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解析: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差别。按照散文语句,A项应写作“寒秋(季节,我)独立(于)北去(之)湘江(之)橘子洲头。”B项应写作“曾携百侣来游”。D项应写作“浪遏飞舟(之时,我们)到中流击水”。答案:C4.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解析:诗歌的节奏有朗读节奏和意义节奏之分,朗读诗歌按朗读节奏,理解诗句按意义节奏。一般情况下,朗读节奏和意义节奏是一致的。“问苍茫大地”一句,“问”是本句领起的动词,在“问”之后应该停顿。答案:D5.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句是()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B.粪土当年万户侯。C.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解析:修辞的角度是个笼统的概念,还可再下分。从句式的角度,A、C、D三项是对偶,B项是单句;从用字的角度,“江山”代国家,“万户侯”代军阀,“巫山云雨”代长江之水,而“银蛇”“蜡象”比喻白雪覆盖下的群山和原野。用心爱心专心1答案:B或D6.在结构上,词的上、下片要注意巧妙地过渡,过渡的诗句称为“过片”,“过片”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过片”是()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解析:①过片要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②过片位于下片的开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个“游”字由独游过渡到众游,一个“忆”字巧妙地由昔游过渡到今游。A项虽然也由写景过渡到抒情,但位于上片之末而不位于下片之始,所以不能称之为过片。答案:C7.2010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B.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C.目前,我市已作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D.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解析:A项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用”。其中“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在逻辑上也有问题。B项“完成”与“进步”不搭配。D项应为“……不折不挠的精神……”。答案:C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一)阅读《沁园春长沙》,完成8~10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8.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语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立”二字前置,开篇突兀,气势不凡,更突出了词人卓然傲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