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张平教材分析《画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丹丹、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谁能画风”的问题。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课文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对话较多,适合分角色朗读。本课生字、新词不多,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自然界中,时时会遇到“风”,但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来描绘“风”是很难的,理解风与其它事物变化的关联,就更难了。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问题,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可以在朗读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向往美好的情景”,获取“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4、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联想去“画风”,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展示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鼓励生说带“风”的词语。2、复习字词。3、复习多音字:杆、转二、新授1、自由朗读课文,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默读课文(2-8),边读边画边思考。(1)你喜欢谁的画?(2)、他\她画了什么(3)、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同桌交流3、看图读文(1)谁能说说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画的?你是从课文的哪一部分知道的?(2)指导朗读。4、分角色朗读。(1)、小组合作读。(提示学生可以带上动作)(2)、小组展示读(3)、全班分角色朗读。5、提问:这三个小朋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小结:同学们,这三个小朋友实在是太聪明了。风,虽然不能直接被画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画那些与风有关的事物或景物,来间接地表现出风的存在来。三、拓展画风1、四人拿出课前画的手抄报,交流自己画的风。模仿课文内容把句子口头补充完整。“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来了,风把风车吹得呼呼地转动起来了。”2、小组展示3、其他同学补充。4、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1)、齐读(2)、句式练习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显得四、总结提升1、展示刮风图,感受风的魅力。2、启发: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你能画出来吗?3、抄写优美的词语。风中水面起波涛,风中小草弯弯腰。风中花儿点头笑,风中柳条随风摇。风中姑娘长发飘,风中烟雾乐陶陶……细观察,勤思考,争当生活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