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水平测试地理试卷注:试卷共8页,合计70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分值为10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50分。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2.遥感的优点有()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信息快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成本低,效益高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若想实时获取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分布及面积等信息,优先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是()A.人工实测B.电脑虚拟技术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4.GPS手持机多用于帮助人们快捷而准确地进行()A.资源普查B.作物估产C.定位导航D.灾害检测5.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进行感知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6.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A.资源普查B.灾害监测C.环境监测D.工程建设及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回答7~8题。7.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①资源调查②人口增长预测③环境监测④自然灾害调查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④8.如果将GIS用来检测森林火灾,下列最可能的是()A.用来分析引起火灾的原因B.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指定灭火方案C.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D.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1-2-1回答第9题。用心爱心专心1图1-2-19、根据图1-2-1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A.划分植物类型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C.监测降水状况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10.以下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是:()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GPRS11.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多少颗GPS卫星?()A.3颗B.4颗C.5颗D.6颗12.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的特点有()①全天候②连续性③全能性④全球性⑤实时性⑥受地形影响⑦受天气影响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⑦C.①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⑦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3~16题。13、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14、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15、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16、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