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游褒禅山记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褒之庐冢也有穴窈然C.则或咎其欲出者而又不随以怠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解析:此题考查文言环境中对多音字的把握情况。只有A项中的“禅”“相”、D项中的“胜”属于多音字。答案:A2.选出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好游者不能穷(贫困)也解析:A项中“阳”指“南面”。C项中“明”应解为动词“照明”。D项中“穷”指“穷尽”。答案:B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把握情况。D项“父”通“甫”。“甫”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答案:D4.王安石(1021—1086),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抚州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__________。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__________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情况。答案: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介甫半山荆公北宋诗文革新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惜。B.夫夷以近夷:平安。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把握情况。A项中“叹”应为“感慨”之意。B项中“夷”应为“平坦”之意。D项中“孰”应为“谁”之意。答案:C用心爱心专心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解析:D项,“至”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答案:D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解析: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是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把握情况。A项中“往往”古今义相同,都指“常常”。B项中“非常”,古义指不同寻常,今为程度副词。C项中“所以”,古义指“……的原因”,今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中“至于”,古义为“到了……”;今义:①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起一事。答案:A5.“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其“所得”的一项是()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其孰能讥之乎?解析:“所得”应是“游历后得到的经验和体会”,而且应和游历有直接关系。A、B、C三项均为作者的直接感触;D项仅是作者为强调前句话,而采用的加强语气的句子。答案:D6.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