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证明细胞膜的存在的是()A.根尖分生区细胞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C.质壁分离已经复原的细胞D.落叶中的死细胞解析: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细胞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但若把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让其发生质壁分离,就可以看见了。选项A中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答案:B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解析:生物膜都是主要由脂质、蛋白质构成,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被选择的一些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对于细胞需要吸收和排出的大分子物质则是依靠胞吞和胞吐的方式。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水分子进出细胞,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答案:C3.观察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解析: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渗透作用,导致中央液泡失水而变小。答案:B4.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溶液质量变化率Ⅰ+8%Ⅱ-6%Ⅲ-4%Ⅳ0%用心爱心专心1A.Ⅰ的浓度最低B.Ⅱ的浓度较Ⅲ低C.Ⅳ的浓度最高D.Ⅳ可能是蒸馏水解析:根据渗透作用原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不同浓度溶液,如果薯条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则薯条质量没有变化,若外界溶液浓度大于薯条细胞液浓度,则薯条质量减小,外界溶液浓度越大,薯条质量减小越多。若外界溶液浓度小于薯条细胞液浓度,则薯条质量增加,外界溶液浓度越小,薯条质量增加越多。答案:A5.(2011·山东临沂)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正确叙述是()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解析: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因此本实验中已经设置了对照,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植物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必须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处于过高浓度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和加热后的植物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答案:B6.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解析:农作物萎蔫的直接原因是失水过多,低温灌溉为什么会导致失水呢?低温→呼吸作用减弱→主动运输减弱→根吸收矿质离子减少→离子浓度降低→吸水能力减弱→失水正常→相对失水过多→农作物萎蔫。答案:C7.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解析: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如果用的溶液是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物质,则质壁分离的细胞很难自动质壁分离复原,KNO3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细胞液的浓度在发生质壁分离结束后不断地增加,从而使细胞吸收水分,这样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这里我们一定注意KN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