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识记交通工具中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通讯工具电报、电话等在中国的出现。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及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教材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新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三、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布置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武广铁路的有关资料。2、导入新课: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什么?3、新课教学:课件展示展览的名称,即课题: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之后从学生中选拔展览的讲解员,提出讲解和参观的要求。把交通工具的进步分四个展区。第一展区:铁路交通展示的图片有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0”号机车、东风内燃机车、韶山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地铁、动车组、青藏铁路、全国铁路交通示意图等。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加快了铁路建设,到“九五”末,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铁路筑路技术新的进步。机车制造技术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铁路的六次提速,尤其是高速列车动车组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教师提问:铁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中担当了什么角色?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其归纳和概括能力。第二展区:公路交通展示的图片有:老式汽车,一汽红旗汽车,一汽奥迪汽车、盘山公路、高速公路、长江公路大桥、全国公路交通示意图等。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之后外国的筑路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制造厂相继建立;建立了较密集的公路网,尤其是山区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大在改善了公路交通状况。课件展示:城市拥挤的交通图。教师提问: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在学生的发言中,肯定有很多可取的建议,甚至还会有不少的奇思用心爱心专心1妙想,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展区:水上交通。展示的图片有:木帆船、蒸汽轮船、豪华邮轮。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的发展。教师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轮船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综合分析能力。第四展区:航空交通展示的图片:冯如的飞机、老式螺旋浆飞机、现代客机。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开通。到1949年,中国民航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航空交通有了较快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教师指出,在航空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航天技术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请问:10月24日18时5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名字叫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通过图片显示发射的场景和嫦娥一号卫星,增强直观效果,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关注时政动态的意识。把通讯工具的进步作为第五展区:通讯工具展示的图片有摩尔斯发明的电报机、老式电话机、新型电话机、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互联电脑等各式通讯工具。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