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贯彻“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理论。(1)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设情境,用声光控灯的演示,激发出学生学习逻辑电路的热情。用过安检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三种逻辑关系。(2)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学生通过动手探究门电路的功能,自己观察现象、自己总结规律、最后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3)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教学结构明晰,从了解逻辑关系到如何表示逻辑关系,从了解逻辑电路的功能到用晶体二极管门电路研究这种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从课堂中学习逻辑电路知识到生活中对逻辑电路的应用,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2、大胆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升。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时,我注意到课本对晶体二极管逻辑电路要求比较低,但在备课过程中我体会到,在了解到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后,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而书上提供的晶体二极管门电路比较复杂,仅凭学生自学难以掌握。如果能够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该电路如何实现逻辑功能,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对于加强学生分析复杂电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钻研精神有很好的帮助。3、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在分析电路时,为了使难点分散,我们引导学生用隔离的方法分析电路,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这种方法的优势。学生从电源作用、二极管特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比较、电流情况等方面进行电路分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弄清楚输入端电势高低情况对输出端电势高低的影响,认识到晶体二极管门电路是如何实现逻辑功能的。在分析过程中,老师主要通过指向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分析和探究。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用计算机展示电路图,随着学生的研究进程标注关键信息,这种方法降低了电路分析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第页共6页1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1、这一节内容以简单介绍逻辑电路的有关知识为主,在恒定电流一章中相对独立,同时这节内容也为选修3-2中传感器的教学做了知识准备。2、这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低,对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在教材中体现不够。从情感体验来看,仅凭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逻辑电路的巨大应用价值不容易为学生深刻认识。3、教材虽然给出了晶体管门电路的电路图,但对其工作原理未作详细介绍,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有电路学习的基础,这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知识背景和技能基础。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经常用到逻辑电路,但对其特点和原理了解有限。3、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往往在学习了逻辑电路的功能后对其工作原理渴望了解,而教材对此并未做详细分析。4、学生已初步培养出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适合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新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探究能力。【教学对策】1、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动手探究逻辑电路功能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研究过程,体验研究方法。3、教师适时提问和设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和探究过程。4、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升,加强了对逻辑电路原理的分析。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逻辑关系。2、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的功能。3、了解逻辑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会用真值表和符号来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4、了解分立元件门电路的工作原理。5、了解逻辑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作用。第页共6页2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1、课题引入展示: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演示数码相机的笑脸功能。提出问题:这些功能的实现,与它们内部的逻辑电路的作用分不开。要想了解这些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就得知道什么是逻辑,什么是逻辑电路。板书——10简单的逻辑电路什么是逻辑?先看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场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