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说课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以借鉴前面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探究。教材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在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事凝华。在实验中通过对碘加热来揭示固体升华需要吸热,其逆过程凝华通过分析推理得知需要放热,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人工降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2.教学难点: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解释三.说教法学法教法: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分辨易混淆的概念,并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四.说教学过程:1.设疑导课图片,“雪也能直接变成气态?”,由此导入新课。2.探究学生刚才已提出来“固态物质能否直接变成气态”所以此时可以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猜想。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分析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这样就难以形成核心问题,教师此时应适当引导;学生也可能会说出一些错误的想法,教师此时不要忙于纠错,鼓励学生猜想和假设,稍后再作点拨。然后向学生介绍演示实验所用的器材。(幻灯片给出)。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此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实验中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在成功探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再通过自学得知这两种物态变化形式叫“升华和凝华”。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请学生尽可能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此类现象都列举出来。引导分析吸、放热情况。与此同时,媒体打出相应图片,使学生形成直观映像,一些物质的状态也显而易见,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也降低了探究的难度。4、适时小结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先让学生回忆本节学到的知识,且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再让学生从思维方法去总结,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成绩,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体现成功教学的激励机制。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六种物态变化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